近日来被无数网友“吃瓜”的“拼多多团购特斯拉事件”,似乎仍无平息的迹象。
8月16日下午,拼多多表示首位团购车主顺利提到特斯拉,并已经上了保险。8月18日晚,互联网上又曝出了“宜买车与拼多多协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的信息,车主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但“我以家人名义从官网重新下了一单,宜买车和拼多多帮我垫付了费用,等之前的退款回来了,正好抵掉。”
特斯拉相关员工当晚在线上否认了此事:“今天(8月18日)晚上9点15分到9点30分,我们还在和PDD事件中的武汉客户沟通他买车的事情。”而8月19日一早,特斯拉发布的最新声明梳理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拼多多和宜买车协助车主的“交付车辆”,是特斯拉8月18日上午9点30分在长沙当地进行交付的车辆,后被运送至武汉。经过特斯拉后台数据查明,这台“交付车辆”为7月28日在官网下单,与武汉车主通过拼多多下的订单为同一天时间。而车主接受专访称,这台车是自己的名字被“拉黑”、无法购车之后,使用家人名义下单购车,并在宜买车的帮助下很快提到了车。
其次,8日18日晚8点左右网上出现“武汉车主成功提车”相关报道,并附上了武汉车主本人照片,而按照特斯拉的说法,晚9点武汉车主才到达酒店与特斯拉人员沟通,这显然与车主8月18日提车拍照、与特斯拉人员沟通、接受媒体采访的时间线产生了矛盾。
特斯拉方面强调,“从未拉黑任何车主,其后台也没有拉黑的功能。而且特斯拉自始至终都在与车主积极沟通,主动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如果消费者愿意通过特斯拉的正规途径重新下单,特斯拉将对消费者因此产生的时间与精力损失提供相应的弥补。”另外,据与武汉车主沟通的特斯拉人员透露,在沟通过程中,武汉车主对特斯拉提出的几个解决方案未提反对意见,反而一直被现场的自称武汉车主的“姐姐”和“姐夫”拒绝。
特斯拉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在与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发现客户在官网的购车订单并非本人操作,而是拼多多平台用客户的个人信息代为下订。客户本人也向我们明确告知了尾款是由拼多多支付,客户已将全款支付给了拼多多。此行为已经构成订单转卖,客户实质上并未与特斯拉产生直接合同关系。现在不能兑现承诺的一方并不是特斯拉而是拼多多,我们支持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愿意为客户的合理维权提供必要支持。”
其实,在特斯拉之前,也有许多知名品牌商都公开声明,称参加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产品,并未得到品牌方的授权,但拼多多依然以自掏腰包补贴消费者为由,违背商业原则公开销售,也导致多起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的出现。
对一些急于打开市场的汽车品牌来说,面对拼多多的做法或许是“半推半就”,但特斯拉并没有这么容易妥协。早在7月21日,特斯拉就已经表示,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并且坚持认为拼多多在未取得与特斯拉合作的情况下,依然违规向消费者销售特斯拉车辆,已经违背了基本的商业原则,破坏了特斯拉在售商品的定价策略和一致性,也损害了特斯拉用户的利益。
这一案例,无疑引发了各界对互联网行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出现的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此事的后续发展,《电动大咖》也会持续关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