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疫情影响,整个行业对于今年全年甚至明年的市场表现都比较悲观,但也不乏乐观者。
近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未来中国乘用车市场年销量破3000万辆不是问题,3500万辆也是可期待的。
“实际上我们在去年年底做市场预测时,预计今年销量和2019年持平,但由于疫情影响了两三个月的销售,总体影响了一个月的销量,这是很难补的,今年少了200万辆,摊到每个月难度是非常大,但是降幅收窄到个位数还是完全可能的。”付炳锋如是说。
这会不会太乐观了?汽车市场的空间到底还有多大?
早在很多年前,就有各种关于车市峰值的预测,不过近两年来,随着整体汽车市场的萧条,很多人认为汽车市场已经处于顶部震荡的状态,且未来也很难再增长。
但也有不少车企领导认为,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汽车市场还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过程,甚至认为翻一番也是可能的。而据汽车之家大数据预测,2029年乘用车销量将突破3000万辆。
尽管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却是曲折的,更重要的是,只有熬过当下的困难,才有可能拥抱属于明天的太阳。
尤其是在市场低迷的当下。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仅为343.4万辆,同比下降25%,市场份额为36%,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品牌的“守土保卫战”和“向上突围战”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生死之战。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年销3000万辆还是3500万辆跟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否保住目前的市场份额,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中国汽车产业也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这一切,都值得汽车人认真思考。
柳燕:
促进中国汽车品牌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编制的十四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下一个五年的若干个目标,其中,中国品牌全面向上发展是重要目标之一。
1、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2、到2025年,出现世界级领军企业,1-2家汽车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企业排名前10强,1-2个品牌进入全球汽车品牌价值榜单前15;
3、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占到50%及以上。
基于对中国品牌与全球领先品牌差距的分析,下一个五年,中国汽车将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缩小与全球领先品牌的差距,百年一遇的产业变革也给了中国汽车这样的机会:
1、掌握核心技术
2、强化品牌建设
3、明确价值主张
4、构建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体系能力
5、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
万钢:
构建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在经历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后,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汽车强国战略,成为摆在汽车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全行业共同面对。”在万钢看来,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一、团结互助,推动复工复产中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二、危中求机,创新发展,开拓新能源汽车新市场;三、开放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孙志洋:
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生态创造者转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孙志洋表示:“今天本土品牌能够自信的参与新汽车生态时代下的竞争,得益于每一个自主品牌不丧失独立性的自我能力的发展,这是本土品牌的立身之本。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在尝试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全新回归一条起跑线。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创新和成熟,中国自主品牌需要快速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生态的创造者转型和升级。”
王晓秋:
坚持品牌向上、客户至上、能级快上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秋表示:“疫情危机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首先,从需求变化来看,主力消费人群的代级变化带来了年轻化和消费升级的碰撞;其次,从竞争变化看,产品的极化和新势力的分化正在重塑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格局。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上汽将继续贯彻“三个坚持”:坚持品牌向上,以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建设更美好出行生活;坚持客户至上,在新能源车市场化发展中勇立潮头;坚持能级快上,在智能网联产业化推进中率先突破。”
廖振波:
抗风险、求生存、再发展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振波表示:“全球经济贸易化和信息化两大引擎已经失速,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国内随着贸易战以及目前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将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企业共生存的时候,“十四五”期间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合作会成为一种趋势。”
吴松: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必由之路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松表示:“全球和中国经济均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拥有更大机遇。一是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正在启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战略,这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稳定快速发展创造良机;二是从市场层面看,中国车市正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品牌竞争更加激烈,新的产业格局加速形成;三是从行业层面看,竞争焦点从单一产品转变为生态体系竞争;四是从技术层面看,电动化与智联化融合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将成为新的汽车生产方式,聚焦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段建军:
品牌营销应该紧跟时代变化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段建军表示:“当下,市场边界正在被打破,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又一场时代性的变革已经到了关键节点,车企的本土化营销应紧跟市场变化。只有积极的态度和对品质的严苛要求,才能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信心。”
俞经民:
中国智造,世界共享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新冠’是加速器,是中国存量市场的竞争态势,多品牌的新势力,层出不穷新品牌之争,年轻化之争。而‘新国潮’, 第一‘新’,不仅是造型的‘新’,服务的‘新’,还是走心的‘心’,也有新能源的‘新’;第二,‘国’,家国情怀的‘国’、国际化的‘国’;第三,‘潮’,与年轻的人沟通不是简单的投其所好,而是尽可能地和年轻人玩在一起。”
杨学良:
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化突破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表示:“ 高端化本质上是价值的认同,是从设计、制造、技术储备到产品实力,为用户提出超越期望的价值感,高端化没有捷径,也不能一蹴而就。支撑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和品质提升发展的路径就是全球化的布局,要朝着更加国际化、现代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李云飞:
强大中国车,振兴民族品牌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如何打造好中国的品牌,如何结合品牌的特征和品牌个性提出品牌主张和品牌策略,是中国汽车品牌思考的重点。具备科技自信、品质自信、民族自信,与中国汽车品牌有一定的相通性。在目前的品牌打造上要结合品牌的特征,要在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做好,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才能推动中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谁都不能阻止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与引领向前。”
傅小康:
叩响全球化之门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傅小康表示:“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品牌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一直使我们思考并且探索的问题。要真正蜕变为全球化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缺一不可。第一,用硬实力雕刻企业的生命体;第二,用软实力塑造品牌价值力,企业发展离不开硬件基础,更离不开品牌力以及文化、价值认同等软实力的支撑;第三,强化品牌深度,传递品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全球市场建立情感价值认同。”
张升山:
无内不稳 无外不坚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升山:“走出去对于一个企业不单单是在某一个方面,而是产品、网络、品牌等体系搭建,体系化的国际营销运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化的战略不是简单的今天出口多少车,他确实需要长期国际化的战略,并且要坚守。”
秦力洪:
在历史机遇面前换道先跑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如今汽车行业面临着三个巨大浪潮的叠加:一是产品的技术路线,新能源的技术路线的出现,新能源替代内燃机,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路线的更迭;二是智能化的出现;三是零售方式和信息传输方式的变化。这三个百年不遇的浪潮,在汽车行业今天是叠加了。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历史机会,有一些领域,有经验,有积累可能不一定有用。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出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付强:
坚持国内国外市场同步推进
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长付强表示:“面对当前挑战中国汽车更应该以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走出国门,以中国的产业实力和技术实力,构建更广泛、更全面、更深远的国际联系。不仅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要在欧美发达市场;不仅要做贸易,更要在地本地做研发销售;不仅要做销售,还要融入人们的生活。”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