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尔法为什么敢卖100万,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
供需失衡只是导致埃尔法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越做越好的埃尔法为丰田谋求利润提供更强的推动力,才是关键。相比于初代进入国内的埃尔法较低的售价,埃尔法不足10年时间价格翻了一倍多,多么恐怖的数据。
2011款埃尔法2.4L指导价,只有56.88万,而当下埃尔法2.5L混动终端价格已经涨至100万余,价格悬殊巨大。
![]()
的确作为纯进口车辆,埃尔法有着相对较高的成本,到岸价、关税、排量税、消费税等等一系列税收的确较高,但这不是其拥有更高价格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说2.4L引擎与2.5L引擎均为9%,但新老款埃尔法差价却达到了20万。
主动涨价,是埃尔法价格提升的关键,背后是56.88万的老款埃尔法满足不了丰田膨胀的姿态。
通过高端车型来提升品牌形象,获得更高的利润是每一个企业梦寐以求的生存方式,丰田的确成功了,当下2.5L混动版本定价的接近90万的确极高,为了进一步扩大利润,对广丰经销商的策略更是严苛。
![]()
“既然这么好卖,那就捆绑起来吧,一台埃尔法配几台卖不好的家用车”,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仅仅是汽车,手表也是这样,你想买一台劳力士绿水鬼或者迪通拿,得搭售自家的帝舵才能买,而且也是加价买,想要按照指导价买那是不可能的, 埃尔法也是这样,不过丰田不搭售卖给消费者,而是搭售卖给经销商。
经销商吃紧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利润,“这么好卖的车,我不多赚点就有点对不起我千辛万苦拿到的经销商名额”,加价扩大利润也就成了必然。
![]()
埃尔法的加价事实上是由明星效应带动,威尔法卖不好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威尔法没有明星效应。这不难理解,因为埃尔法已经跳出了简单的产品层面,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交工具,一种顶级消费者的社交产品,如果你还是理解不了,我只能说格局还不到。
劳力士间金迪通拿要比钢款迪通拿价格低出一倍,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机芯,甚至间金迪通拿还有18K金做衬托,但甚至没有钢款迪通拿卖的贵,而且还没有全钢热度高。
![]()
因为明星大多数带的就是钢款迪通拿,永远不要小看明星效应,辨识度、明星同款这些标签很容易就炒红一件商品。
看到这里已经不难思考,因为明星效应,产品升级,设计优化,埃尔法的强势点已经显出水面,真正买它的人根本不在乎它几个钱,能第一时间拥有它是关键,丰田深度挖掘了埃尔法的潜在用户群体,并且梳理了他们的购车用户,专项优化产品力并且控制了产量,埃尔法成为神车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