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关于自主品牌"黑公关"事件一直闹得沸沸扬扬,而经过二十几天的扩散和发酵,这也逐渐演变成了长城与吉利两个自主品牌大佬之间的战争。
11月6日,吉利正式起诉长城汽车。因认为对方恶意传播虚假和误导性信息,损害自己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浙江吉利集团以商业诋毁纠纷为由,将长城汽车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两家的硝烟已经从销量市场弥漫到了营销市场。
销量下滑,成起诉动机?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关于自主品牌的"黑公关"事件是越闹越大,而从目前来看,这个案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不管这个事件究竟会如何发展,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才是王牌的一种保证。
11月6日晚,吉利发布了关于10月份的销量。从数据上看,10月吉利累计销售了128986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吉利整体呈现着小幅度的增长,但是这也是因为吉利从去年到今年陆续推出了不少新车,包括领克01、远景S1、领克02、缤瑞、领克03等车型。
事实上,吉利的许多车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比如说新帝豪,今年10月销售了20348辆,但却同比吓唬了24.7%,而像博越和帝豪GS,也分别下滑了32.8%和25.1%。与此同时,远景、帝豪GL、博瑞和博瑞GE都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不可否认,这一次的下滑除了受到整体车市以及库存等方面的影响之外,与吉利前不久的"黑公关"不无关系。在发布销量的同一天,吉利向长城正式起诉。
都是一张截图"惹的祸"
事件起源于一张在网上流传的截图。10月18日,一个名为"吉利公关部经理"的用户发布了微信群的截屏信息,截屏显示微信群名称为"吉利汽车公关分群5",内容则是有关于吉利雇佣水军抹黑长城的具体信息。不过,吉利立马发现了这则消息,并在吉利汽车官方微博否认,称"假的不能再假"。而就在当晚,长城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进行了回应,称某品牌长期雇佣水军,抹黑自主车企。不久后,长城称已收集证据,呈报警方。
10月29日,此事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浙江警方抓获了"吉利公关部经理",该人承认造谣,并且多次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吉利请水军"等评论。同样是在29日,长城联合8家自主车企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显然,这其中并没有吉利。而在业界看来,这似乎就是对吉利的一种控诉。
神仙打架,"错"的到底是谁?
当然,此次事件能够掀起如此大的水花,并不是因为"黑公关"事件已经无可救药,而是因为背后涉及的两个车企都是自主品牌的大佬,作为中国仅有的两个年产销过100万辆的民营汽车企业,这无异于两个"神仙打架",各位也只是看客罢了。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的汽车行业,"水军"是营销的一种手段,而不管黑与白,似乎都是大家不愿去捅破的角落。而为何这一次却要捅破这层窗户纸?"错"的又到底是谁呢?可能两者都有不同的动机,比如长城以前长期被负面舆论冲击,此举也能够让长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以前的负面舆论进行反击,而吉利就更好说了,毕竟被诬陷了肯定是要洗刷罪名的,谁也不愿意顶着这样一个"名号"在车圈混。
说来说去,这个案子现在仍旧破朔迷离,"错"的究竟是谁也并不能就此下定论。但这个请水军黑另一个同行竞争对手的手段,不管是在哪个行业来说都太不仁道了,而涉及这个事件的还是在自主品牌中的两个佼佼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并不有利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比如从吉利10月的销量就能看出端倪了。
在国产汽车企业起步较晚的当下,"水军"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带来口碑,进而带来销量,所以适当的用"白水军"营销也是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一种做法,但归根究底,产品力才是销量的保障。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这么假的截图都能讨论得这么起劲,网民太好愚弄了,能不能多多关注各家产品啊。"
小编语
"水军造不出汽车,更造不出好品牌。"李书福这句话说得确实没错。在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合资股比开放了,各种外国新能源车企涌入了,而自主品牌却还想着通过"窝里斗"的方法来"自相残杀",其实这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一家独大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有"百家齐放"才会有竞争的动力。所以无论这件"黑公关"事件最后会朝着什么结局发展,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自主品牌也该得到一些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