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ula 1是汽车领域中规格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赛事,也是汽车工业最先进技术的结晶。除了强大的动力和空气动力学,轮胎也是保证赛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比普通家用车,F1赛车的轮胎有哪些不同?为了打造一条适合F1比赛的轮胎,需要经过哪些测试?
今天的文章里,佳通轮胎研发中心赛事轮胎工程师谢中用就会和大家聊聊:
“F1 赛车轮胎和普通轮胎相比有何不同?需要经过哪些测试?”
文 | 谢中用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
F1轮胎与普通轮胎的区别在哪里?
要说F1轮胎与普通轮胎没区别那是扯淡,但F1轮胎在大家的眼中未免太神秘了一些,其中部分原因是厂商有意地维持神秘(emmm...),“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另一部分在于轮胎方面的资料甚少,赛车轮胎方面可以说就没有,外行人很难获取到这方面的的信息;再加上橡胶复合材料各种莫名其妙的特性,导致了目前的局面。
实际上已经有公开的F1轮胎生产过程,不过这些视频在外行人眼里只能看热闹,让我这个前“业内萌新”为大家讲讲门道。
· 胎体帘线角度
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帘线在两个胎圈之间径向排列,名义上与胎面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
子午线轮胎以其胎体帘线角度与中心线成90°而得名,而F1轮胎的胎体帘线与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并非90°,所以F1轮胎并非子午线轮胎,与普通轮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特倍耐力轮胎生产中,#2帘布从左上到右下,与周向成一定角度。」
交叉的排布方式极不适合普通轮胎,因为在轮胎下沉时,帘布层之间发生加剪切而生热,影响轮胎寿命和经济性。
但这种排布可以兼顾提升轮胎的扭转刚度和侧偏刚度,非常适合F1轮胎对极限性能的要求。
· 胎圈部位
「动图黄色部分为三角胶,灰色部分为三角胶包布,最后出现的灰色织物为加强层。」
「三角胶与三角胶包布事先会图中上部所示的机器进行预复合,成为一体。」
从上面的图片和动图中,可以看到三角胶被包布夹在中间,包布外侧又贴合一层加强层。
在加上胎体帘布的4层(其实帘布只有两层,但折叠反包之后层数加倍),则一共形成7层结构。
而7层结构不要说在普通轮胎上不可能出现,就算是低级别的方程式轮胎也见不到。
这样的结构保证了胎侧的刚性和操纵的“精准”(有点玄学),使赛车手在方向盘上的操作尽可能快的得到反馈,这在激烈驾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工艺繁琐复杂时,就需要专人专机生产,才能保证熟练度和品质的稳定性,普通操作工无法生产出该种工艺下具有稳定品质的赛车轮胎,所以有条件采用这种工艺的轮胎厂商真心没有多少家。
当然不是因为这种工艺需要多么尖端的科技。相反,生产F1轮胎的机器与生产普通轮胎的一模一样。
但专人专机需要你有专门的赛车轮胎工厂,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业务保证工厂设备的利用率,大多数轮胎厂商做不到这样,因为他们没有倍耐力这样的运动轮胎体量。
试想一下,如果一年只生产1000条赛车轮胎而购买一整套赛车轮胎的生产设备,聘用几十人的生产团队,那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设备成本?
退而求其次,体量做不大则只能利用现有普通工厂生产,为了设备和人员利用率,生产人员并非专人,设备也是有需求时临时改造的,这样就不能使用过于复杂的工艺,且生产过程要格外小心。
工艺的复杂是为性能服务的,该复杂时设备满足不了,研发人员格外受限制。
普通轮胎和赛车轮胎结构复杂度对比:
· 其他
FIA认证的条码:普通轮胎条码没有限制,而F1的轮胎的条码必须从FIA认证的生产厂家处购买,价格也不便宜。不过我们讨论的是F1轮胎,谁会关系价格呢!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很多大家看不到,也不太关心的内容,例如帘线材料的强度更大(用到了很多生产防弹衣时所需的材料),部件材料更宽等等。
最后是所有人都爱提到的“特殊”配方,轮胎界的玄学,搞配方的老铁们天天身上乌漆嘛黑的,但提到具体问题都搞得很神秘,所以就算是低级别方程式轮胎的具体配方我也没接触过,F1的各种胶料配方更无从得知了。
但我知道,秘密都在倍耐力小姐姐的这瓶杯子里......
关于轮胎配方,难道真的有人想知道里面具体有什么吗?
聚融丁苯乙烯20份,丁苯胶10份......这类的看到就头疼(也许真的有人想知道),但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大家去专利网上可以搜到各种各样的胎面胶料配方,大点的厂商手里都有自己的“热熔胎”配方,我猜它们的性能差不了哪里去,反正不至于有跟普通轮胎差距那么大。
但生产赛车轮胎不是有一份“神秘”配方就可以的,大家比的是质量体系、研发投入、销售公关、项目管理等对资源的整合和质量的稳定性方面。
把“神秘的热熔胎”配方给一个小轮胎厂,他也肯定打不出合格的胶。
大家更关心的应该是轮胎配方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抓地力的,比如赛车轮胎的配方,冬季胎的配方为什么可以适应极端环境。
F1需要经过哪些测试?
· 室内高速
家庭常用的速度级别为T、H、V的轮胎,在室内试验时按照国家标准,只要能使用负荷指数的80%跑到300Km/h这一档,保持一定时间(十几分钟)就算通过。
F1轮胎则要使用4倍于正常负荷、速度达到450km/h,保持一定时间才算通过。
期间还会用红外摄像机实时监控轮胎表面温度与其外观表现的对应情况,例如发生胎面脱层、起泡所对应的温度,这种数据对轮胎的研发、生产至关重要。
就这一点来说,很多后面的厂商无法做到,这需要很尖端的技术吗?不需要,一是意识不到位,二是需要时间去发展。
· 室内耐久
普通轮胎:标准负荷x24小时
F1轮胎:2倍负荷x20倍设计使用时间
· 无损检测
X光检测:每一条轮胎带束层位置是否正确,内部有无杂物等等
普通轮胎有的做这一项,有的不做,看配套厂商的要求了。
比起普通轮胎动辄七八项甚至十几项室内试验,赛车轮胎的室内试验项目已经很少了,所以搞赛车轮胎的人幸福很多啊。
· 室外赛道测试
这没什么说的(主要我不知道说什么,感觉赛道测试很无聊),测试不同调校参数、不同胎面配方的轮胎圈速,观察轮胎表面温度与变形情况,记录赛车手给的主观评价等等。
最后,你知道倍耐力胎侧的logo是怎么加上去的吗?
简单粗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END·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