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车突突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前不久,云南文山的赵先生去郊区办事,事后便驾车回城了。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却让他哭笑不得。
在进城时,他被城管拦下,并被开了一张罚单。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大家都知道,对机动车来说,只有交警才能拦下涉嫌违法违章的司机,并开具罚单。
而让赵先生哭笑不得的还有执法人员开具的那张罚单。或许很多人都还没见过城管的罚单,它是下面这个样子:
![]()
![]()
这张处罚决定书对赵先生开出的处罚原因是:车轮带泥上路,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这看起来挺有道理的。根据文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的解释,这张处罚的依据是《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其第三十四条规定,运载砂石、渣土和粉尘物等的车辆应当严密封闭,防止运输物品沿途抛撒,并按城建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和地点进行运输和处置。
而第五十九条明确了处罚规则: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设施、设备损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之所以开出了处罚,是执法人员认为第三十四条规定中的“等”字泛指所有车辆,其中就包含赵先生驾驶的这辆家用车。
![]()
赵先生的车子留下的行驶痕迹
显然,赵先生对这一处罚并不认可。他认为条例中的‘等’字是指运载物体除了砂石、渣土和粉尘物之外的其它物体,并不是指所有车辆,所以轿车车轮带泥上路就不能用这条规定来处罚。
更何况,人们买车本就是用来代步出行的,难免会驾车去郊区游玩,或是回农村老家。难道不洗车还不让人回家了?!
![]()
另外,每天还有很多道路都在进行施工维修,也会产生大量的泥土。
![]()
要是严格按照这样的规定管理,就限制了人们驾车出行,也给消费者的用车行为带来了难题。
所以就有网友表示:我住的小区还在开发建设中,门口的两条路每天都布满渣土车洒下的泥沙,还隔三差五开挖管道,那岂不是天天都要收到罚单了?
面对质疑,城管执法人员又给出了迥然不同的说法。他们表示,几年前,文山市政府就有规定,所有车辆在进城时要打理干净,保持清洁,如有违反就要受到处罚,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执行。
面对一肚子的委屈,赵先生提出了行政复议,并且在媒体的监督下,赵先生重新收到了罚单,这张罚单显得更为合理。据悉,文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案件执法进行了全面审查后,认为该案件引用法律条款和执法程序不当,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对原处罚决定予以撤销。对赵先生碾压损毁绿化带和带泥严重污染路面的违法事实,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但是罚金降为600元。
可以说,一开始给赵先生开出罚单的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疏漏,混淆了处罚依据,也不符合处罚程序。要是人们都对此忍气吞声而让执法人员肆意处置,那么很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现象。也因此,有律师指出了此次执法存在两方面错误。
首先,不符合当场简易程序。
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可以作出当场处罚。显然,赵先生收到的这张罚单超出了这一数额,并不适用于当场处罚的方式,而是应该采用一般程序。
其次,引用条款存在争议。
据律师称,规定中描述的“运载砂石、渣土和粉尘物等的车辆应当严密封闭”指的是运输和载物的行为,私家车车轮上虽然有泥土,却只是携带,并不属于运载的范畴,所以赵先生不应该是该条款的处罚对象。
不管怎样,收到这样一张罚单都会让人觉得倒霉透顶,也让人心烦意乱。不过并非所有的执法人员都是混淆视听或欺软怕硬,相比而言枣庄交警的处罚堪称霸气侧漏。
11月1日,枣庄一名消费者通过媒体途经举报一辆警用车辆涉嫌违章,还附上了行车记录仪录下的视频。
![]()
该消费者称,这辆印有“司法”二字的大巴车连闯三个红灯,还不按导向车道行驶,其中有些行为还影响到了其车辆正常行驶。
![]()
枣庄市交警支队收到群众的反映后立即表示要及时处理此事。据悉,涉事车辆是枣庄市监狱的工作车,当时在协助武警支队执行公务,由于警灯老化,于是驾驶员没有使用,而违规误闯红灯则是因驾驶员心情急迫所致。枣庄交警支队对违规车辆处以扣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
据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所有机动车都要按规定上路行驶,而对警用车辆、特殊勤务车辆、救援车辆等特殊车辆,如需要特殊通行就必须"鸣警笛"或"亮警灯"。枣庄交警支队对违法的警用车辆没有留下丝毫情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处罚,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了。
其实,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在这些法律制度的保障下营造出的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样,人们才能安心于生产生活,也才能拥有良好的舆论环境。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执法者也就不能亵渎这些法律法规,否则就无法给人民群众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了。
那么,对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罚措施,你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