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C_VOICE:{"content":"来自汽车立体声","duration":"705.228","source":"pgc_audio","title":"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评测结果出炉.mp3","upload_id":"v02024500000bsgilh88pq1ujt6fgadg"} --}
7月23日,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发布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2020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本次共发布5款车型,发布的车型中四款为合资品牌,一款为自主品牌。
VOC/VOI管控技术升级
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测试中,车内苯健康危害指标在常温、光照、通风工况下得分率均较高,综合污染指标的扣分点主要集中在光照工况。对比获得五星级评价和四星级评价的车型测评结果,差距主要来自常温工况下甲醛健康危害指标,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甲醛无法管控——测试中发现,部分车型在常温工况下甲醛散发量仅为国标限值的10%,即使在高温工况下甲醛散发量也较低。
VOC/VOI结果评价样车得分构成
在车内气味强度(VOI)测试中,绝大多数车型在常温和光照工况下车内气味强度和2019年整体测评结果相当,但从分析仪的谱图上来看,本批测评车辆车内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高强度气味物质的种类均明显减小。烷烃(直链、支链、环烷烃)类对健康危害较小的物质成为了车内VOC物质的主要构成,虽也检测出部分酯类、醚类、醇类化合物,但无论从种类还是含量上看,均比去年同期测评的车型有了较大的改善。
EMR成绩优异 指数测评消除消费者疑虑
在电磁辐射(EMR)测评中,电磁辐射测评结果较去年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健康指数为响应消费者关切的问题,针对“中控大屏区”电磁辐射工况,开展测评研究。研究发现,本次测评车辆中控大屏区域低频磁场辐射均在测量设备低噪水平,且中控屏幕大小与其低频磁场辐射大小并无明显关联。这说明,网络流传的“大屏辐射大,对身体有害”的说法并不科学。
EMR结果评价样车得分构成
随着汽车健康指数研究的不断深入,指数测评规程也在进一步完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颗粒物(PM)测试评价规程已经在官网上征求意见,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车内致敏风险(VAR)测试评价规程也已经通过数轮技术研讨和专家评审,规程的征求意见稿也会在今年挂网征求意见,未来汽车健康指数的测评维度将会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2020年第一批测评结果
随着体系测评维度的不断丰富及完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的测评结果将更加全面地揭示车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主任宫宝利表示:“中国汽车健康指数管理中心将始终坚守‘客观、公正、专业、权威’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与医疗、通信、环保等行业的持续交流与深度合作,推进车内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研究,也希望得到更多企业和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或嘉宾观点?
速速点击文章最上方的音频资讯吧!猛戳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嘉宾观点不代表本节目立场。
汽车立体声
越听越爽的汽车音频杂志
▇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