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文献中曾经写过,在发生过的事故中,有超过90%都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这需要驾驶者对自己所处的交通环境非常熟悉,并且针对当下的交通环境,提前一步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要形成条件反射就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比如,在驾驶车辆经过铁路平交道口的时候,你的车子可能会被安全栅栏拦在铁轨中间,所以我们必须等到前一辆车顺利通过,铁路道口上没有其他车辆,这样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想象一下极端情况下会发生的场景,预判到在你的视觉死角会有其他车辆突然行驶过来,这样你自然就会做到适当减速、观察周围环境、最后再通过路口。
不少车主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车窗玻璃上总会附着上一层雾气,尤其是在冬天这种温度较低的季节或者环境中,每当车窗上开始起雾的时候,就会特别干扰驾驶者的视线,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一些本不会发生的交通意外。那么当我们不幸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呢?要是贸然伸手揩拭,可能就会因为分心驾驶而注意不到周围的情况,甚至会撞到行人或者路标,要是再倒霉一些,还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怎样处理,才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影响呢?这里请听小编细说。
如今不少私家车都具备了除雾功能,大部分人购车后并不会熟读操作指南,开了十多年车也不知道还有这么方便的功能。若是驾驶到一半,车窗或汽车前挡出现了大片雾气,不需要过度惊慌,在打开双闪并降低车速的同时,按下汽车除雾器的开关就可以了,这个开关通常就在空调开关周围,使用这一功能后,雾气很快就会被消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速路上行车时,在等待雾气被完全清除的时间里很容易发生车祸。若是遇到车窗起雾的状况,各位驾驶员最好还是先把车开到急停区,等雾气被消除完后再重新上路。
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投入使用到今天,据统计,因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口远远大于4000万以上,而这个数据达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一战时期因战乱死亡人口的2倍,并且严重超越了二战时候的死亡人口数。据此可得现当下交通事故已成为夺取人们宝贵生命的第一杀手。而在众多因交通事故失去生命的国家中,中国是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每年行走在路上的交通工具会夺走大概10万余人口生命。据2009年交通局统计,中国人口汽车拥有量并不多,仅占了世界汽车拥有量的百分之三左右,可是,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口却占到了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六。伴随汽车经济卓越发展,交通安全是最容易被漠视却有关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所以各位驾驶员一定要携起手来,明白“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时刻将安全谨记心中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