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资讯】7月28日,广汽集团举行以 “感·创未来” 为主题的2020广汽科技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分享广汽集团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网打尽各大黑科技,从这场发布会不仅能看到现在,更能看见未来。
GPMA架构、GEP 2.0平台
广汽集团目前量产的车型基本都出自这两大架构。GPMA架构涵盖了轿车、SUV、MPV、PHEV、HEV等车型,标志着广汽传祺正式应用平台化造车技术,有效提升旗下各车型的产品力。
而GEP 2.0平台作为广汽新能源旗下纯电动架构,三电技术的科技含量自然不低。电池方面,平台应用高能量密度电芯、高集成无模组架构、高精度BMS控制、高容量电池包结构,官方称电耗将低至百公里12度电以内;电机使用超10层绕线hair-pin技术,效率超97%。此外,GEP 2.0平台运用高轴占比优势打造超大空间,这一点在广汽新能源Aion V上已有所体现;运用全铝架构、空气流场管理等先进技术,减轻整车重量同时降低空气阻力,降低油耗。
动力总成
据官方数据,广汽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0%,升功率达100kW/L,扭矩达200Nm/L,第四代发动机热效率达42%,行业领先。传动方面,广汽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动力输出平顺,荣获“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未来广汽动力总成将启动电气化、模块化动力总成平台。
ADiGO 3.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
熟悉广汽传祺的朋友对这一系统一定不会陌生,该系统由自动驾驶系统、智能物联系统、人工智能三部分构成。自动驾驶方面,ADiGO 3.0搭载23个传感器,加上高精度地图的辅助,实现L3级自动驾驶体验。在先前举办的广汽新能源Aion V试驾活动中,我们已抢先体验这一功能,的确能够实现脱手脱脚行驶,但驾驶员需时刻留意前方路况,且受限于国家法规,目前L3级自动驾驶不允许上路,不过未来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ADiGO 3.0的智能物联系统有效提升驾乘体验,搭载高通骁龙8155车载硬件平台;基于全球首个集成5G V-BOX车载智能通讯系统,打通5G互联数据通道,助力自动驾驶,这两项硬件配置行业领先。此外,该系统还搭载CN95滤芯、紫外线杀菌、中药香氛及360°生理健康智能监测功能,十分养生。
人工智能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算法研究用户日常习惯,从而推荐合适的影音娱乐内容,为自动驾驶提供行驶数据,让自动驾驶更智能。
氢燃料电池
(广汽新能源Aion LX Fuel Cell)
看到这里,展望未来的技术才刚刚开始。Aion LX Fuel Cell是广汽基于GEP 2.0平台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外形内饰沿用Aion LX的设计,动力系统为燃料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的组合,输出功率超150kW,永磁电机最大扭矩350N·m;燃料电池系统最高效率为62.2%,加满氢气后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km。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外排生成物仅有纯水。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总成的前沿科技,还有城市基建等问题急需解决,广汽氢能源车将于今年内开始示范运行,期待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
石墨烯
石墨烯因其多项性能领先其他材料、应用领域广泛,而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前段时间广汽对于石墨烯电池的研究引起广泛讨论,在本次发布会上,广汽集团详细介绍石墨烯研究团队的成果。广汽目前已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在快充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锂硫电池和轻量化车身材料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汽3DG制备方法后,石墨烯制备成本可达常规方式的1/10。
基于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广汽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它可以做到8分钟充满80%电量,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公里。目前,广汽已从电芯、模组、搭载整车多个层面初步验证石墨烯技术,这一技术如果量产,充电将变为加电,真正实现“充电如加油”,但电池的制造成本和安全性也是研发团队直接面临的问题,量产还需等待。
编辑观点
广汽科技日展示的研究成果,离不开广汽集团在自主创新与研发上的持续投入。自2006年成立以来,广汽研究院将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并行,不断提升科技实力。目前车载5G模块已实现量产,自动驾驶、车载娱乐的使用体验都有明显提升;广汽同时在氢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前沿领域持续投入,期待这些改变现有出行模式的技术早日走进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