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部分国人不同,我一直是个小车控。从自己经常开的两款A0级小车,到一直念念不忘的性能小钢炮。在魔都拥挤的车流中,小车总能寻找到自己的空间,甚至当人们还在抱怨道路拥堵时,你开着小车可能早就已经回到家里,悠闲地看着电视了。
不过,A0级小车实在不赚钱,开发和生产成本与一辆A级车差不多。如今就连哈弗H6这样的大块头SUV都只卖10万元,7~8万元起步的A0级小车实在是市场有限。于是,合资品牌纷纷停产或离开这个市场,就连在欧洲已经换代的大众Polo也迟迟没有被引进国内生产。
所以,能坚持下来认真做小车的,广汽本田绝对能数得上。本田飞度能经常被人提及,也是因为实在没有竞争对手,或者是对手太弱。在2018年已经过去的9个月里,飞度在国内一共卖了91697辆,其中9月份一个月就卖掉14069辆,排名不仅在大众Polo之前,也在高尔夫之前。
飞度到底有多强大呢?在国外进行的麋鹿测试中,现款飞度可以轻松跑出一个80公里每小时的成绩,这大概意味着它以接近跑车的表现完成了这一测试。同时,搭载了L15B2发动机的飞度GK5可以输出最大131ps与155Nm,8秒多就可以破百。看来,GK5超跑的称号也并非是浪得虚名。
单纯从车型的角度来看,其实飞度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伴随着千禧年的到来才出现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田在此之前并没有过产品的积累。相反的是,在日本本土汽车工业战后的发展期里,本田为飞度的诞生进行过长时间的铺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雅阁以及思域的成功,本田开始进一步去细化旗下的产品序列,这其中,一款定位低于思域的小型轿车开发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本田当时的规划,这辆小型轿车的定位将介于思域以及K-car法规限制之间。
在1981年,全新的本田City正式亮相,成为本田旗下的全新入门级车型。由于它跳脱了K-Car法规的尺寸限制,所以这辆本田City也被推向了国际市场。
在《本田的设计哲学》一书中,作者也对这辆小车的开发故事有过解密。据说,本田在当时对于City的开发是尤为重视的,而这辆车在当时也被本田看作是一辆具有突破性的产品。
事实上,现在来看第一代本田City的设计,也的确是极为大胆的——它到现在也让人晶晶乐道的细节在于,其后备箱里配备了一辆专属的折叠摩托MotorCompo。
两厢版本田City的历史延续到1996年,就被另一款全新的小型车本田Logo所取代。不过,City的车名倒是被保留了下来,作为本田旗下小型三厢车推向市场,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锋范、思迪以及三厢飞度的海外版。而本田Logo只发展了一代,就在2001年被飞度正式取代。
在经历了前两代飞度的积累之后,真正火起来的,倒是第三代飞度,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GK5。
2013年9月,第三代飞度正式登场,国产车型则是在2014年5月亮相。在结构上,第三代车型依旧保留了中置油箱的设计。不过白车身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将地板总成与侧围内板以及车顶横梁等结构部件先组合为一个架构,然后才是外板的焊接。
而在这个时候,北美的IIHS已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25%小重叠面碰撞标准。所以,高强度钢在第三代飞度上的运用比例有了明显增加。这些多重因素,使得第三代飞度的车身刚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更好的车身刚性,也就构成了第三代飞度更为强大的性能改装基础。与此同时,1.5L发动机强大的动力表现也保证了第三代飞度的动力性能。GK5超跑的名号,由此而来。
相比前两代车型,第三代飞度也一改往日可爱女生的形象。在本田全新的家族化设计下,第三代飞度的形象第一次变得凌厉起来,腰线也通过硬朗的方式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呈现。
自从2003年第一款广汽本田飞度上市至今,已经突破了100万台的销量大关。以至于兴奋的广汽本田在上周六大手一挥,包下了广州最著名地标建筑之一的“小蛮腰”广州塔,与许多车主粉丝一起来嗨。热闹程度就连同时举行的中超广州恒大对阵北京人和的比赛,也被抢去了不少风头。
而现场最为吸睛的,当属飞度还顺手拿了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给大家助助兴。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小车模共近16000个,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模型拼图,面积达到25平方米。这个拼图最震撼的不是远观而是近看,只有近看你才会发现这个拼图是真的厉害,甚至有些密集恐惧,因为这个拼图是真的费车模!
现场除了吉尼斯互动外,其他活动环节也是极具FIT style。在玩车圈里,GK5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改装网红。在此次活动上,现场有人气车友展示改装爱车,也有改装达人还原改装过程,参与者可通过参与互动获取潮流改装配件。
写在最后
飞度的100万当然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时间的推移会让它和大哥雅阁那样迎来第二个100万。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相信飞度一直都会是那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