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汽车圈要拍一个《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出道者里面应该有奇瑞一个。
![]()
这几年我对奇瑞设计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前两年瑞虎8在刚刚上市一年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堪比中期改款的大变动,不但对外饰进行了调整,更将老款车型的内饰进行了重新设计。
![]()
不得不说,这种急于求变的设计节奏,既体现了奇瑞急切走在消费者审美变化前面的决心,也体现了奇瑞强大的项目决策和执行能力。
![]()
有这种底层逻辑在,也促使奇瑞完成了迅速变化的挑战。从最早体现典型欧式比例的瑞虎7,到结合中国审美元素的虎啸式设计语言的瑞虎8,再到去年广州车展亮相的全新一代瑞虎7,奇瑞不断进化的速度,一度快到让人分不清究竟哪台车是全新换代、哪台车只是中期改款甚至年度改款。
![]()
其实这种时刻涌现的新鲜感,也正是消费者想要的年轻体验——只要颜值在线,变得越多,显得我越年轻。
在这个过程中,奇瑞也锤炼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设计哲学——Life In Motion,并经历了从仿生造型到形意美学的演变,发展到了如今瑞虎5x所展现的3.0版本。
![]()
![]()
其实作为一台价格在6-9万的自主品牌SUV,想凭借设计在今天这个山珍海味的市场中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蛮难的。你要做的年轻,但不能做的浮夸;你要做的新鲜,但不能做的花哨——归根结底,是基本功的较量。
在这一点上,全新瑞虎5x做了一个很好的改款示范。
![]()
全新瑞虎5x的设计语言延续了全新瑞虎7所体现的“峰格”概念。怎么理解这个词?在奇瑞设计总监Steve看来,“不同于Life In Motion 1.0的灵性动感水流车身和Life In Motion 2.0的仿生象形设计,Life In Motion 3.0的设计理念进入了形意美学时代。”
![]()
我试着通俗地翻译一下,很简单,对比老款车型,你会发现明显的变化是过去的虎啸式前格栅演变为了如今边缘更简约、整体更轻盈的六边形格栅;内部增加了大量的点阵装饰,同时日间行车灯处的造型也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向格栅中央集中。
![]()
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从一个更严肃、更稳重的表情变得更活跃、更年轻,无论是格栅边缘、日间行车灯轮廓还是格栅内部的高光镀铬饰条也让整个前脸看起来更加精致,少了几分老款车型的粗犷气息。
![]()
而就像前文提到的全新瑞虎8一样,全新瑞虎5x更大的变化在于翻天覆地的内饰。
![]()
其实在智能化时代,汽车的内饰更能体现出产品的时代属性,也更能让消费者感知到它与同级竞品的差异性,奇瑞设计团队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去思考。
对比一下老款车型,你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全新瑞虎5x延乘自全新瑞虎7的这套内饰的高级感。
![]()
哪怕IP装饰件面积有所减少,但恰到好处的合理点缀显然营造了一副更加经过思考的精致模样。无论是元素之间的呼应,还是层次更加分明的IP布局以及更宽大的中央通道,都处处体现着豪华品牌的设计思路,在成熟度和前瞻性上绝不局限于10万元人民币这个产品价值区间内。
![]()
当然,同样超出价格承受范围的,还有7吋液晶仪表、10.25吋悬浮式中控屏、8吋空调触控屏、双色几何渐变皮等丰富配置——更多动力和功能性配置,将在16日正式上市时公布,也很值得期待。
![]()
作为昔日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在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的时候,奇瑞是最早一批开始追寻“上层建筑”、希望在设计上作出大文章的玩家之一。
早在2012年,瑞虎7原型车TX Concept在日内瓦车展一经亮相,便拿下了“年度最佳概念车奖”。也是在同年,奇瑞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且接连聘请了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咖加入到奇瑞设计团队中。
![]()
下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点是2016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奇瑞FV 2030,在当时看来比整个行业都要向前不止一步的前瞻性,引起了行业内外更强烈的关注。
再到后来的瑞虎7、瑞虎8、全新一代瑞虎7,以及今天亮相的瑞虎5x,奇瑞设计的步伐变得更加整体,也逐渐打造出了一个具有鲜明家族式设计语言的全新自主品牌形象。
![]()
![]()
如今,奇瑞设计形成了芜湖、上海、德国三地协同工作的全球格局,超过2000人的设计团队中有包括40多位来自国际知名企业的顶尖设计师。现在的设计团队掌舵人Steve Eum,也曾经在美国通用有20多年的职业履历。开放拥抱人才的态度,再加上对设计不计回报的资源支持,我看年近30的奇瑞反倒越来越散发着能歌能舞、能唱能跳的青春气息。
![]()
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四期开篇词说到的,真正的自由,是不再受困于安全感的自信与自勇。奇瑞这种勇于否定、敢于突破的态度,也会积攒更多资本,让已经出鞘的刀锋指向明天。
![]()
时岁熔熔,不留余地,在市场变化莫测、消费审美同样激变的浪潮中,奇瑞在用力扬设计的帆,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