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站内不能打电话,这已经是安全常识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不少人出门不带现金。为了方便车主们加油支付,一些加油站在加油区域内直接让车主扫码支付,甚至在疫情期间推出“不下车服务”
然而,近日,海宁市检察院专门针对加油站手机支付问题召开了一场听证会。
据群众反馈,疫情期间,海宁某加油站存在车主在加油机旁通过扫码支付油款的现象。有关人员对此情形进行调查,发现海宁辖区内多个加油站存在工作人员在油枪旁给车主扫码支付加油费、加油机旁贴有支付二维码等情形。这些加油站紧挨居民小区、客运中心、建材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如果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早在 2008年起,加油站作业的安全规范明确了:加油站内严禁使用手机。
据了解,目前,国内南京、苏州、洛阳等地已经下令禁止在加油区域内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如果没带现金,想要扫码付款的,需要移步至加油站办公区内。
![]()
那么,移动支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论证这一问题,海宁市检察院向相关行业专家进行问询,并会同通讯专家对四种场景下手机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进行了测试。
结果证实,扫码支付的电磁辐射功率远大于通话的功率。可见,在加油站易燃易爆范围内使用手机扫描支付存在一定风险性。经过讨论,专家评议团得出“在加油机旁进行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的结论。
但杭州市应急管理局官方微信在去年8月曾专门发文,就“加油站手机扫码支付可能引起爆炸”进行辟谣,澄清当时热传的几起加油站爆炸事件与使用手机无关。
对于加油站使用手机是否安全,这篇文章是这样回答的:
10年前,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话,当时的手机按键为“按压式”,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如今的手机按键多为 “触摸式”,安全性能已有大幅提升,使用手机支付产生的电流量不会对油站安全形成威胁。
文章还援引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的意见称:现在加油站的安全措施比较高,汽油泄漏的浓度不会太高,要产生电火花,电磁波的功率强度要非常大,手机也很难达到。
![]()
意思是,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很难达到引发爆炸的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汽油泄漏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二是手机电磁波的功率大到能够导致电路上产生电火花。
![]()
不知道你们加油的时候用什么方式支付的呢?有没有担心过扫码支付这个隐患呢 ?欢迎在评论区来说说吧。
![]()
其实加油站能否使用手机支付,有点像飞机上能否使用手机,是个争议性较大的话题。希望有关部门能组织权威专家进行评估论证,给一个标准规范出来。
同时也望提高安全技术,制定安全合规的操作规范,让广大车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加便捷的加油服务。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驾驶证还有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