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高级,都来源于自信。
大众的“高级”几乎是人尽皆知,出色的内饰设计以及相对精准的转向系统,各个反馈都能与大众进行一个细腻的交互,的确从这一方面来说,同价位产品中大众的确“高级”的很。
也正是如此,在不少人看来买大众就等于买了“高级”。
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到现在,同级别产品已经不存在碾压、吊打一说,同价位车型一个综合产品力不相上下,另一个拥有者财力必然对等,所谓的高级,只是消费者在选择时界定出来标签。
换句话说,高不高级,都是消费者自己定义的。
优越感来自于自信,一部分自信则来自于陪衬品,开入寻常百姓家的汽车无疑成了消费者攀比、炫耀的商品。很明显开上一台自我感觉很高级的车,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增分添彩也成为业内消费共知。
所以说,选车也是选择生活态度,选择自己的事物认知观。
大众的确在同级别产品中做的相对出色,但完全没有碾压对手的实力,相比于丰田、本田、通用等几大对手,大众的优势仅仅说体现在设计以及质感上。
但大众做的不好的也非常明显,可靠性以及耐久性的确相比于其它产品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最近一年频频爆出碰撞问题的境况下,大众的A面之外的B面也开始被呈现在消费眼前。
机械化时代的产物,哪有什么完美之说,大众更不是完美的。
不少人盲目信赖大众,源于大众品牌文化的长期渲染,最早进入中国的大众也最努力攻克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防线,这也使得其成为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之一,国内狂砍400万年销量的大众集团,无疑成为国内最成功的汽车品牌,也成为最依赖中国的汽车集团。
在中国销量最大的大众,是中国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朗逸,为不少人圆梦的第一台大众,的确满足了不少人对质感的要求。
朗逸的确是一台好车,但它在这个行业中一定不高级,同级别产品还有更多的选择,更可靠更稳定的雷凌卡罗拉,更具有安全空间优势的哈弗H6、CS75 PLUS,都是新时代的高级产物。
沉迷于老用户市场的消费者,还在认为大众比较高级,但事实上从行业整体角度分析,大众质感与生俱来,但这不是高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