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疲软之际,政策再度打出“下乡牌”。
7月15日上午,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此次参与汽车下乡活动的有10家车企的16款车型,主要是A00级或者A0级电动汽车。
该《通知》一出,便引起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的拍手叫好。
因为有政策引路,堆积如山的存量新能源车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入田间地头,驶入寻常百姓家了。
但另一方面,在各大新闻平台的评论区,却与业界的叫好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从各大平台的评论截图可以看到,此次下乡政策遭到了多数网友的质疑,其中更不乏谩骂声。
那么,为何本应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下乡的“优惠福利”,却招致老乡们的一片“反对声”?
在此背后,又是什么问题导致如此局面?
在刷完大部分评论后,精选君发现其中提出了不少实事求是的质疑声。
经过整理,将其中提出的问题归结出了几类。
第一个是,相对于A00级车型,老乡们普遍觉得低速电动车更“实惠”。
现阶段,低速电动车仍未取得国家的“准生证”,但优势十分明显。
它售价低廉,不受牌照限制,不受限行管制,外加还可以遮风躲雨,始终都是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首选”。
以山东省为例,2019年低速电动车产量已经超过70万辆。
相对而言,成本、价格较高的A00级车型,在老乡们眼中显得“既贵、又麻烦”,没什么必要。
显然,此次政策下乡新能源车型,如何展现出超过低速电动车的价格优势,将是开辟市场的一大难点。
第二个质疑因素是,老乡们普遍认为农村地区路况复杂,新能源车受不了恶劣环境的“磨练”,未必能满足实际的出行需求。
譬如,部分农村地区出行需要经常涉水,对车辆的涉水通过性要求较高;部分农村地区山路较多,就需要车辆有较强的爬坡能力;部分农村地区路面状况不太好,需要车辆皮实、耐用等等...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A0级和A00级车型未必能够很好的“胜任”。
因而,基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下乡车型在老乡们眼中显得“实用性不高”。
按照评论区的说法:“我有这个钱,不如花4万左右的钱买一台类似昌河级别的车代步,还能随便磕磕撞撞,不香吗?”
而第三个受到质疑的,便是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问题。
在农村地区,车辆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是生产工具,关乎“饭碗问题”。
在高频率的使用度和复杂的使用环境中,新能源汽车要经受更多磨损,同时维修的频繁度也更高。
然而,新能源车一旦出现问题,却比燃油的维修成本更高。特别是更换核心部件的价格,甚至可以直接换一辆车了。
从评论区来看,回复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市场中几乎没有基于农村消费者的实际用车需求出发而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也因此,大家都不“看好”新能源下乡政策的推行。
事实上,农村市场的广阔天地和消费潜力,对推广新能源汽车来说确实具有想象空间。
但在下乡之前,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精选君认为,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仍然离不开价格这个主要因素。
从上文评论区来看,农村市场对于价格非常敏感。
譬如“老头乐”之所以在农村地区“坚强生存”,主要原因也是价格便宜。
而此次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型,价格多在5万-10万元之间,相对1万-3万元的低速电动车仍然偏高。
由此,新能源汽车的下乡补贴就显得至关重要。
从通知来看,此次政策没有中央财政支持。
因此,后续落地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看接下来地方政府以及车企的具体支持力度。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实际下降4.7%;人均消费支出3334元,同比下降10.7%。
在疫情影响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受到巨大冲击,消费动力更弱。
所以,如果要在此时让他们拿出口袋里的钱买新能源车,必须要给出一个能打动他们的理由。
换句话说,政府部门和车企在农村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推出一些补贴细则,让农村消费者拿到“真金白银”的好处。
新能源下乡政策虽然被网友们疯狂“吐槽”,但从需求来看,依然还是存在的。
接下来,如果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普及,不仅需要车企自身让利,还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来“助推”。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农村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调动起来。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