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简单地和大家聊了聊东风雪铁龙在中国首款的PHEV车型——天逸C5 AIRCROSS插电混动版(以下简称天逸PHEV)。最近驾驶过这款车型后,对它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入了。
可以前驱,可以后驱,还可以四驱
先补充一些关于天逸PHEV的技术细节,上次只是介绍了一个梗概,并不全面。首先要说的就是天逸PHEV的混动工作逻辑,它有P2和P4两台驱动电机,P4电机仅驱动后轮,所以能够实现四驱功能,前轮则是由P2电机和发动机共同驱动。
当电池电量较高时,起步阶段P4电机会先介入,从后轮驱动车辆前进;如果持续增加动力请求,P2电机也会介入,此时车辆是四驱模式;假如继续增加动力请求,发动机会启动,帮助前后电机共同驱动车辆,这时候是天逸PHEV最强劲的模式。当加速到发动机的高效区间时,比如高速巡航状态,P4电机会退出驱动,此时车辆就变成了前轮驱动。
另外就是馈电状态,这也是大部分PHEV车主所要面对的状况,毕竟带有充电桩的私人车位是稀缺资源。馈电时,天逸PHEV的发动机会充当一部分发电机的角色,带动P2电机为电池充电。在较低动力请求时,P4电机并不会介入,由发动机或发动机+P2电机来驱动车轮。
如果动力请求增加,或者强制选择“四驱模式”,那么发动机不仅要驱动前轮,还有为电池供电以维持P4电机的工作。这时候可以想象成,前轮是传统驱动模式,后轮则是电传动的方式,当然馈电状态下车辆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还要单独说说P4电机,虽然它能够帮助天逸PHEV完成四驱功能,但和传统的机械传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且不说电量的影响,P4电机的输出也是有局限性的。后轮是直接由P4电机驱动的,并没有变速箱,所以电机达到最高转速后(14000rpm,换算成轮速是130km/h),便不能为后轮带来额外的驱动力。换句话说,在130km/h之后便不再是四驱车了。
此外后桥的驱动力范围就是P4电机的输出范围,所以并不能像机械四驱,比如奥迪的quattro系统,将绝大多数扭矩传递到后轮。当然由电机单独驱动后轮,动力分配和输出也会更加灵活、直接,这是它的优势。总之天逸PHEV的四驱和传统的四驱完全是两种东西,各有优缺点。
操控性超过多数同级SUV
补充了技术特点,接下来就来说说驾驶体验。这次试驾的场地只是在神龙公司厂区内的实验道路上开了一圈,但环节倒是不少,有0-100km/h的加速和制动,有各种的起伏、颠簸路段,还有高速环线和连续弯角,较为全面的体验了一遍。
性能层面,天逸PHEV的加速确实很强,尤其是在初段0-50km/h的时候,因为有电动机的加持,无论是爆发力还是动力响应速度都远好于同级的纯燃油车。不过前面也有说,P4电机的工作区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时速超过100km/h之后的动力储备和加速质感会与之前有较大的反差,这种感觉有点像纯电动车,初段加速非常凶狠,而往后就有明显的下降。
官方数据说,天逸PHEV动力单元的综合最大功率221kW,综合峰值扭矩520Nm,但这和纯燃油车的数据是不同的,时速、电量都会改变动力输出。
再有就是操控了,天逸PHEV和纯燃油版车型相比,底盘构造做了重新的设计。燃油版天逸的后桥悬架是扭力梁结构,但为了布置电机和电池,天逸PHEV改成了多连杆独立后悬。而且与普通的多连杆悬架不同,它的减震器和弹簧是倾斜布置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为了将结构设计的更紧凑,以留出空间布置电机和电池。
另外,悬架的改变我觉得对于操控性是有益处的,至少从驾驶上说,天逸PHEV的操控是挺好的,尤其是车尾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能感觉到,天逸PHEV的后桥要比前桥更硬朗一些,所以弯中的侧向支撑来的很到位,而且在过连续弯时,避震的回弹很快很干脆,车身没有丝毫多余的横摆。
在试驾之前,我想天逸PHEV这么大、这么重的一款车,操控绝不是重点,可是开了两圈觉得还真不错,至少比我想象中的好,也比多数同级SUV要好。
NVH方面,天逸PHEV也很棒,胎噪、风噪抑制的出色,悬架的滤震表现也做得可圈可点。综合舒适性和操控性来说,天逸PHEV的底盘调校我可以给一个高分。
最后说说静态体验吧,这也是天逸PHEV值得表扬的地方。以往很多从燃油平台拓展出来的PHEV或EV车型,多少都会让人觉得别扭,因为那么大一块电池总要找个地方安放,但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车内空间或储物空间总归会被侵占。
而天逸PHEV的空间表现和纯燃油版相比,并没有退步,后排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均很宽敞。后备厢同样是宽敞的,和同级的多数车相比没有任何劣势。至于原因,之前也说到了,它的底盘做过新的设计,虽然叫天逸PHEV,但和燃油版天逸相比可以称得上不是一个物种了。为了PHEV车型而重新设计底盘,这还真不多见。
虽然试驾的时间很短暂,但我的感受是挺深的。天逸PHEV不论看起来、开起来、坐起来都还不错,说行业之标杆、同级之楷模那是吹牛,但评个上游水平我认为还是妥当的。
其实不光天逸PHEV,东风雪铁龙产品往往都还不错,之前试驾过的C5 AIRCROSS、C4 AIRCROSS、C3-XR都是如此。我也认识一些雪铁龙的铁粉,从富康、塞纳开始驾驶和喜欢雪铁龙。但如今整个法系车在中国的销量越来越差,品牌变得越来越小众。我希望雪铁龙厂家能够尽快采取更多的举措,不然那些热爱雪铁龙的粉丝会渐渐失去热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