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人问我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今年最受瞩目的车是什么?
需要问吗?
宝马3系,新款的!
巴黎车展本来不是一个流量很大的展会,但因为宝马3系忽然说想找个平台轻轻地说一声“我换代了”。于是巴黎车展就火起来。
所以今天一整版面的内容,都不自觉地被宝马3系包了个场,宝马一生黑的朋友可以绕路,或者也可以在我这找到黑新3系的素材。
宝马3系经历7年还没改款,期间,代号F30的现款3系经历了6次小改,每一次小改后,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它在国内有大量的受众(我只能称之为受众,不是粉丝)。而代号为G20的第七代宝马3系登场,也从各种意义上告诉世人,宝马依然是宝马,3系依然是宝马的精髓,BMW这个LOGO是最有个性的商业符号。
G20的3系比起上一款从尺寸上换来一些改变,首先是长度增加了,车长大约4726mm,轴距增长至2851mm,长度上接近国内加长轴距版本的现款3系,并且比E39的5系还要大了,轴距上标轴还是超不过前代长轴。更加有意思的是新款重量减磅了,车子轻了55kg。更长、更轻,说明宝马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样的3系。
从图片上看,G20的3系来得更加锐利,虽然车身上的线条越来越多,越多线条代表它越强的实力,我猜宝马的设计者认为越多的线条代表越凶悍的实力,像北斗神拳的健次郎肌肉上的创疤一样。结果这种设计也没让人失望,宝马3系风阻系数也很优秀,数字是0.26,让它达到足以切开空气的锋利。
当然你也应该看看新3系的外观:的全LED前大灯更有棱角,灯盖的设计彷如一把锐刃;双肾格栅更加突出;新引擎盖看起来更有点像球状;新尾灯在尾部延伸得更远。一句话问我:新3系好看了吗?我回答:必须好看了。
这LED大灯的凹位,很多人意淫它跟E46有关系
此前争议颇大的“消失了的霍氏拐角”在我看来也是一定程度的误会,你看下图就明白了:
上图都是宝马3系,红色为现款(F30),白色为新款(G20)
其实所谓“霍氏拐角”,就是为了让C柱腾出更多空间,方便后排乘客在低矮的车身里出门,它具有图腾式的价值。目前在我看来,新款宝马3系依然是保留这一设计精髓,只不过在角度和形状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这很正常,宝马6系的“霍氏拐角”更加畸形,也没人说不好。
个人觉得宝马6系的拐角看得人不太舒服
但我对它的爱恨交缠,并不在于外观,而是内在。打开车门进入主驾驶舱,你会看见不一样的景象:这是宝马的内饰吗?没有了双圈指针仪表,新的全液晶屏幕竟然有高智能方程式的科技感,中控屏幕就像长在那似得,没有之前那国产屏幕镶嵌的山寨感。变速杆变得更加立体,如同一个权杖手柄。但……你TM把我的手刹扔哪儿去了?
我们玩E90、E46,甚至有些开F30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3系三大宝:直六、后驱、手刹都是宝。就这几点,让它在C级、A4的竞争擂台上屹立不倒。但今天在国内即使华晨宝马330i也不见直六发动机,到G20的时代你还把手刹给我们带走,我只想说:狠,巴伐利亚的厂真狠。
没有了手刹,已经不能从局部判断它是宝马3系了
对于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来说,任何事情都可以变,任何卖不起钱的元素都可以拿走。一个手刹跟一套完美的内饰比,哪一个更能打动消费者,我想都不需要我说出答案。新款的3系不是做给热衷与怀旧的大男孩,它致力于给更成熟的革新者们提供繁忙生活/工作中的一丝驾驶的乐趣。有没有手刹,他们开不出差别,正如他们从来不觉得喝个咖啡需要品尝酸度。
换装“丁字裤”方向盘的3系内饰
吐槽结束,继续看车,巴黎现场宝马展示了330i也有320D(D代表柴油版本),柴油机咱就不说了,而330i的核心是一台255Ps马力和400N·m的2.0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搭配八速自动变速箱。5.6秒破百的速度,已经接近当年的M Power水准。可选装M Sport内饰增加了性能部件,如更硬的悬架或可选的自适应减震系统。
当然,新科技也是它的卖点,宝马为全新3系列提供了更广泛的驾驶辅助技术。例如,变速器可以与导航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一起工作,它告诉你即使用辅助驾驶控制车辆,换挡依然丝般顺滑。这个设定除了炫技以外,对于交通堵塞状况很有利,不可小觑。
扩展阅读:
在新款3系发布的时候,BMW为新3系提供新一套外观套件,也就是我们所见的M Performance(M性能运动套件),这是一般买宝马3系的消费者同时也想要的装13利器。但宝马也贴心地实现“不仅让你的车看起来更M Power,让你开起来也特别M Power”。
于是这次提供了高光黑色或碳纤维套件。也会帮你印上“M”的LOGO。在车尾,有两个后备箱盖扰流板可供选择。灰色尾灯为后部增添了深色美感。后包围也采用碳纤维,高光黑色或哑光黑色饰面可选。排气管也有还提供钛和碳纤维混合类型可以选择。一次过满足宝马车主“化身为M”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