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车在国内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就连畅销榜上有名的大众也是如此,基于上一代朗逸的两厢版朗行在销量上一直表现平平,于是乎,更新为MQB平台的全新一代朗逸的两厢版本便不再沿用“朗行”之名,而是以消费者更为熟悉的“朗逸”,再加上“两厢”后缀,或许能获得更大的关注度?
![]()
外观:欧洲范
采用大众全新设计语言的全新朗逸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而去掉了尾巴的两厢版更是显得欧范十足,让人眼前一亮,车身总体线条更加流畅,车尾收笔自然优雅。
![]()
车头设计上朗逸两厢与三厢版保持一致,旧款沉闷乏味的模样一扫而光,前脸采用大众全新的设计语言,中网虽说依旧是开眼角设计,但加大了的面积形成的U型大嘴,与车身显得更加协调。
![]()
车身尺寸上朗逸两厢的长宽高为4541*1806*1488mm,轴距为2688mm,总体上要比上一代大了一些。
![]()
车尾方向是朗逸两厢最具魅力的角度,微微上扬的窗线与腰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全新设计的不规则尾灯恰到好处地与腰线接应,整个尾部设计简洁大方,拜行李架所赐,甚至有种旅行车的错觉,妙哉。
![]()
内饰:经典大众风
相对于外观,朗逸两厢的内饰设计上就少了点“眼前一亮”的感觉了,大众风味十足的设计虽然说不出好看,但也是属于耐看的范畴,功能分区明确,做工尚佳,用料实在,家用车就该这样,当前太多厂商热衷于花里胡俏的东西,不实用是其次,耐用度否经受考验也是问题所在。
![]()
三幅式方向盘也是高尔夫7与速腾上的样式,支持手动上下+前后调节。采用皮革包裹覆盖,整体手感表现不错,同时在左右两侧分布有多功能按键。
![]()
中控设计十分简洁,功能按键齐全,实拍车型为高配版本,搭载一块8英寸触摸屏幕,内置智行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支持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手机映射以及车载导航、语音控制等功能。
![]()
实拍的朗逸两厢座椅为仿皮材质,主驾驶座支持电动多向调节。实拍车型还搭载了双区自动空调以及前排座椅加热,与三厢高配版基本一致。
![]()
![]()
在安全配置与驾驶辅助功能上,高配版本的朗逸两厢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刹车辅助、多次碰撞预防系统、坡道辅助、胎压监测、自动泊车、倒车后视镜下翻等功能,总体来说比旧款的要丰富。
![]()
空间:足够大
作为一款特供车,朗逸是大众通过调研了解中国消费者喜好而开发的一款轿车,因此在空间表现上完全是符合国人预期的,根据170cm身高的体验者展示,膝部空间余量可观,头部空间也足够,美中不足是坐椅高度较低,且中央地板隆起较高,对后排乘坐舒适性有所影响。
![]()
![]()
![]()
![]()
小型储物空间在该有的地方都有了,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可惜与三厢版一样,后排没有中央扶手及杯架,仅有门板储物空间。
![]()
![]()
![]()
毕竟是一台两厢车,朗逸两厢的后备厢空间很大,而后排4/6比例放倒后更是可以从435升加以拓展1342升,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完全够用,吹毛求疵是座椅不能完全放平,会降低一定的使用便利性。
![]()
![]()
动力&底盘:熟悉的搭配
实拍的朗逸两厢为280TSI版本,搭载大众EA211系列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可输出110kW功率(150Ps马力)/5000rpm,最大扭矩为250Nm/1750~3000rpm,工信部综合油耗为5.7L。除此之外,朗逸两厢还有低配的200TSI版本,搭载大众EA211系列1.2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可输出85kW功率(116Ps马力)/4800~5200rpm,最大扭矩为200Nm/2000~3500rpm,工信部综合油耗为5.1L。
![]()
朗逸两厢全系标配搭载的是DQ200型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
![]()
与三厢版一致,朗逸两厢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与后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架组合。
![]()
总结
两厢车在中国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一方面有相对于三厢车更为靓丽的外观,倍受好评,但往往叫好不叫座,除了传统三厢喜好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中国消费群体是追求“大而全”的,因此底盘稍微高一点、通过性“好一点”的城市SUV更具吸引。大众依旧将朗逸两厢推出市场,可以看出大众对细分市场的重视与其信心所在,而具体到朗逸两厢的总体表现上足够优秀,但目前13.39-16.59万的定价似乎有点偏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
![]()
![]()
![]()
实拍车型:大众朗逸 2018款 两厢 280TSI DSG豪华版
特别鸣谢:广东广物上联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白云区机场路888号广物汽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