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上市了,新车基于E-Platform全球专业电动车平台打造,此次共推出2款车型,补贴后售价15.9-16.6万元。
东风日产将它定义为下一个千万台的敲门砖,份量毋庸置疑,我们从新车若干信息量中圈出了一些重点:
1、轩逸·纯电外观、内饰和轩逸汽油版差别不大,却是出自聆风同平台;2、轩逸·纯电80W的电动机功率和纯电338km的综合续航里程,被认为诚意不够;
1、轩逸·纯电外观、内饰和轩逸汽油版差别不大,却是出自聆风同平台;
2、轩逸·纯电80W的电动机功率和纯电338km的综合续航里程,被认为诚意不够;
3、补贴后15.9-16.6万元的售价,相比竞品不具优势。
大IP的加持,很机智了
轩逸在轿车市场中的地位不用多说,动则三四万的月销量,注定了其“家轿之王”的身份。借力大IP敲门新能源,无疑是众多合资品牌的默契的打法,包括近期312批申报名单中我们也看到了朗逸·纯电版的身影。
同时官方称,不同于目前多数国产纯电动车是基于汽油车改造而来,轩逸·纯电采用了与全球纯电动车销售冠军聆风相同的E-Platform专业电动车平台,也就是说其拥有纯正的电动车“基因”。
所以土一点说,轩逸·纯电可以说真真正正的含着金汤匙出生。两位销量王者的加持,自然能引来不少的关注,这也是东风日产的精明之处。
但在自主新能源小有成绩,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的当下,合资新能源姗姗来迟,仅凭合资身份和大IP就能带来销量吗?
出自聆风平台,有干货吗?
从轩逸·纯电的产品本身看,新车延续了燃油版轩逸的轮廓造型,并加入新一代聆风的设计元素,前脸采用V-Motion新家族式设计语言,其中V型进气格栅采用了封闭式设计,内部为充电口,中网周围辅以钢琴黑涂装的装饰面板,中间车标周围采用新能源深蓝色为搭配。
轩逸·纯电内饰保留了燃油版车型大部分的设计,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是一个亮点,档把造型十分科幻别致。还配备了8英寸中控液晶屏,并集成了最新的多媒体智联系统。
配置方面,轩逸·纯电配备了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和最新一代的“智行+”车联系统。其中,车联系统囊括了智能语音控制、车载全时导航、远程实时监测、查询充电桩、车载Wi-Fi热点等功能。
最重要的动力单元,轩逸·纯电搭载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80kW,峰值扭矩为254N.m。电池部分,新车搭载三元锂电池组,总容量达到38kWh,工信部数据显示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38km。
充电方面,新车可支持50kW直流快充和6.6kW交流慢充两种充电方式,慢充充满电需要8个小时,快充模式下45分钟可充到80%。
是应试,还是真诚意?
从产品各方面看下来,轩逸·纯电外观与内饰和轩逸汽油版相差不大,虽然在前脸和内饰我们看到了一部分聆风的设计,比如进气格栅处、平底方向盘、档把造型等,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整体设计略显陈旧。
其搭载的TZ200XS5UR电动机最大功率只有80kW,远远落后于同级别的国产主流电动车型,以秦EV450和北汽EU5为例,两者最大功率均为160kW,是它的两倍。
其次对于国人看重的地方,338km的续航里程也让人觉得诚意不够。而国产新能源如帝豪EV450、比亚迪e5、北汽EU5等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均达到了400 km。再看看聆风的续航表现,2018款聆风综合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78 km;根据外媒报道,2019年的新聆风将采用60kWh电池组,综合续航里程突破500 km。对比下来,综合续航里程仅为338km的轩逸·纯电确实有点尴尬,要知道由于设施的不完善,中国市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最大的芥蒂就是里程焦虑。
再说下轩逸·纯电的价格,补贴后15.9-16.6万元的售价相比目前市场表现不错的比亚迪e5,帝豪EV等竞品相比售价并不低。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轩逸汽油版销量虽然好,但其在二手车市场的口碑一直不高,原因无非是日产打江山时大打价格战留下了病根。
之前听过一句话,一个买日产的人,一般不太能接受一个没有优惠的日产车。对于保值差的问题,日产也开始重视,这次东风日产为轩逸·纯电动推出了3年55%保值回购,让消费者可以提前预知使用成本,从这一点看,日产也似乎在觉醒。
总结
总的说来,轩逸·纯电是走在了合资的最前面,靠轩逸和聆风的大IP身份的的却却是吸引了一波关注。但其在外型设计和配置方面并没有太多亮点,反而是在技术方面有所保留,出自聆风同平台却没有更实质的技术共享,比如聆风的续航,聆风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等。
我们姑且认为是日方的保守,但在双积分压力下,东风日产是急需新能源销量的,所以从产品看我们认为,轩逸·纯电在现阶段应试的目的看起来大于了真正的诚意。
当然,用一般的技能,加上价格战BUFF,就能换来销量,这是日产擅长的。但这次也一样吗?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