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游戏》只是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开胃菜”,《隐秘的角落》才称得上是重头戏。
有人说,《隐秘的角落》抬高了国产悬疑剧的天花板,从叙事、美术、摄影再到表演,它都真正做到了提高天花板的水准。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2,这是国产剧集史无前例的事情。
这部网剧改编自悬疑小说家紫金陈的《坏小孩》,与网剧不同的是,原著是一部基调非常阴暗的小说,其主题是小孩人性之中不为人知的“恶”。小说以朱朝阳的“堕落”折射人性的深不可测,更以孩童的“堕落”折射社会、家庭、学校等环节爱的教育的缺失。
《隐秘的角落》保留了小说的主干叙事,把三个孩子人性中晦暗的部分从表面上都剔除得一干二净。如何不正面书写孩童之恶,又能隐晦地暗合小说主题,考验的是编剧细节营造的功底。编剧必须能够骗过大多数观众,让他们相信这是一个光明的故事;同时又得在细节埋下伏笔,让内容抵达原著原有的深度。
01
——
真相:朝阳东升的黑化
“你们有没有,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会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你可以相信童话。”
数学家笛卡尔死亡的两种版本贯穿了整部网剧,也是这部剧虚幻与现实的直接反映。一个是与公主相恋的美好童话,一个是被公主背叛,抑郁而死的残酷现实。朱朝阳询问身为数学老师的张东升相信哪个版本,同样,《隐秘的角落》也有两个版本的结局,这取决于观众愿意相信哪个版本。
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自然是一个光明的童话。三个孩子单纯、天真、善良,普普没有死,严良与老陈生活在一起,朱朝阳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没有成为第二个张东升。但在讳莫如深的版本里,编剧以诸多细节暗示了朱朝阳的步步“黑化”。
大结局普普的信给了一个惊人的转折。
信里写道:“我知道你有多爱你爸爸妈妈,多怕因为这些事情失去他们,所以给你写这封信还想告诉你,少年宫的那件事,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会永远替你保守这个秘密。”
什么秘密?
一开始,严良知道的情况是——朱晶晶自己不慎坠楼。可见,信中出现在少年宫这个只有朱朝阳和普普知道的秘密,只能是朱朝阳推下了朱晶晶,或者朱晶晶不慎坠楼,但她曾双手攀住窗檐,朱朝阳却没有施救,眼睁睁看着朱晶晶坠亡。
事实上,剧中的主要人物除了朱朝阳和他的妈妈,其他人全死了。他摆了一盘大棋,借刀除掉两个共同冒险的好朋友,将自己完完全全撇干净。朱朝阳活成了第二个张东升,甚至青出于蓝。
然而,即便是这个以最冷酷的目光审视,一手制造了团灭结局之后的朱朝阳也根本不是什么胜利者。他在最后的对峙中对严良说,最后悔的事就是在那个暑假为他和普普开了门。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重新站立在阳光之下,朱朝阳珍惜的一切都已逝去,他进入了永恒的孤单,彻底走向了童话的反面。
隐秘的角落,是恶藏身的地方。大人们会始终相信着“孩童是最天真的存在”这个“童话”,但同时,他们却始终无法看见孩子们心里最隐秘的角落,而这样的孩子最终成了“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同时,隐秘的角落,是人心中善与恶纠缠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写了太多的黑暗,他对人性是不信任的。剧集做了非常大的改编,加入了很多阳光的因素,让三个小孩内心的善恶不断纠缠,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02
——
颠覆:抽丝剥茧的隐喻解读
市场给了《隐秘的角落》现象级的爆炸反应,来自于这部剧表现手法的多元和完整,戏剧张力的收放自如。扭曲的爱、脆弱的关系、摇摆的善恶在编剧高超的塑造力下完美踩点。
高级感的悬疑,常常伴有心理恐惧的架设。一种声音、一首歌、一种味道、一个动作,当这些与某个行为形成固定连接,就会成为产生心理学的上“心锚”。通过配乐和镜头语音,导演设置了太多的“心锚”,于是在“三只小鸡”的故事里,才有了诸如狐狸尸骨般的恐怖元素。
这部剧里对人物心理抽丝剥茧地临摹,辅之以足以媲美电影的声画质感、加之十分娴熟的叙事,不仅完成了细思恐极的高级悬疑感的营造,也让网剧真正摆脱掉了粗制滥造的标签。
从内容看,主人公也开始从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人群向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过渡,找到了缺失的人性,让“犯罪剧”变成“人性剧”,完成了戏剧内核的进阶。
这种进阶打破了非黑即白的绝对,将赋有哲学矛盾的辩题投射在普通人身上,不动声色又顺理成章。每个人都有善恶面、有各自隐秘的角落,好与坏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共同的唯有人性的困境。
此后,剧本对人性复杂之处做了相对无害化处理,有意照亮那个“隐秘的角落”,而不让其成为死角。隐喻的结局,让普通观众在笛卡尔的“现实”和“童话”中自由选择,留下了戏剧创作的妥协和遗憾,吸引更多的人驻足和反思。
《隐秘的角落》在广东湛江取景拍摄,南方小城的风格与悬疑故事颇为契合:滨海的潮湿感,南方的艳阳天,地域感极强的骑楼、糖水铺、渔船,通过独特的运镜方式,呈现了躁动又压抑的氛围。
高耸挺拔的绿植、被高楼分隔开来的红顶平房、半旧不新的早餐店、路边拐角的便利店、怎么也喝不腻的汽水…美术细致、逼真,每一个场景都有生活气。
除了精良的布景与精湛的演技之外,关于《隐秘的角落》剧情中隐藏的线索和对线索的解读,也令观众乐此不疲。
第二集片尾曲《犹豫》中的一句歌词是:隐藏着的凶手,窥视你的把戏,跳着舞的父亲倒地而去,而紧跟着第三集没有歌词的片尾曲是《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这里面埋下了朱永平的结局。
将解读的权力交给观众,是导演辛爽对待故事一贯的处理态度。《隐秘的角落》上线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不再以任何官方的角度向观众解读剧情。
“如果我告诉你了,这个事就特别无聊,会剥夺观众的乐趣。”把线索隐藏在细节中,是辛爽一直以来所痴迷的戏剧表达方式。
他特别喜欢大卫·林奇编剧和执导的一部美剧《双峰》,在这部讲述FBI探员去双峰镇调查女中学生被谋杀事件的剧里,到处充满了神秘事件和诡异疑点,而且没有结局可言。
“为什么痴迷,是因为我觉得那些东西如果你做得足够好的话,对观众来说是一个乐趣,并且你这个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观看咀嚼。我是喜欢这样的东西的,这个事也是我想追求的。”
《隐秘的角落》本质上是一部商业片,承担着平台推广星钻会员的重任,但辛爽是把它当艺术品来做,12集的短剧,光后期就做了7个月,作为一个细节控,他会把控每一场戏里声音的输出。
“它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商品,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生产的工业的东西。”在漫长的后期时间里,辛爽习惯先剪辑一个版本,然后放上几天,再拿出来看。他会有新的感受,然后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修改。
如此反复打磨,便有了最终的《隐秘的角落》。
03
——
演技:王炸组合的神仙过招
《隐秘的角落》好评最多的一点非演员演技莫属,这是一部集结了秦昊、王景春、张颂文、李梦等电影大咖的网剧,三个小演员也灵气逼人,全员演技在线。
辛爽用“游戏里的顶级装备”来形容这个阵容,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演员,“现场你只需要让他们把他们能做到最好的东西做出来,那就很开心了,所以谈不上什么指导上的压力。”
秦昊可以说是最颠覆形象的演员。带着假发的秦昊是一个文质彬彬、说话斯文、顾家又爱老婆的好好先生;摘掉假发他就只是个感情挫败、生活失意、工作一般的中年男人。就是这样一个形象,被秦昊演得入木三分。
拍摄张东升和妻子徐静在停车场分手那场戏时,剧本只是把大概情境描述了一下,台词也很少,真正的情感递进和细节动作全靠演员现场发挥。
当秦昊说完“我还有机会吗”那句著名出圈台词后,看到妻子冷漠的回应,他情绪突然崩溃哭出声来,哭到比较大声的时候还扶了下眼镜去擦眼泪,然后停止哭泣目送妻子离开。表情动作一气呵成,这些都是秦昊的临场发挥。
张颂文说,表演是不可以去设计的。
他拍戏很挑导演,真正让张颂文接下《隐秘的角落》的,是导演辛爽的一个回答。
在辛爽和制片人第一次到张颂文家里聊戏的时候,张颂文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在现场是怎么和演员相处的?”辛爽如实回答:“我没有太多拍戏经验,也没有拍过长剧,但是我在现场,应该是让你们先走一次这场戏,按你们的理解演一遍,我看如果没有问题,就拍。但如果我觉得跟我的理解有分歧,我们就一起探讨。”
事实上,《隐秘的角落》的拍摄现场,很多戏是演员们自由发挥的创作。比如朱永平删掉录音的戏,剧本里只写了“删除录音”,张颂文会思考为什么要删掉它,脑补他当时的理由。
拍摄时,他看了一眼女儿朱晶晶的遗像,然后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这都是临场发挥,因为这就是他听完录音以后最真实的反应。他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要指导演员的拍摄方式,而是喜欢根据拍摄情节做出最真实的反应。
刘琳饰演的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被分手时,从得知对方的心意到接受现实,就只用了吃完一个橘子的时间。整个过程,周春红一言不发,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手中的那颗青皮橘子上,快速剥开后便一瓣一瓣送入口中大口咀嚼。
无论是酸涩还是甜蜜,这颗橘子都被她一人咽了下去。从愤怒、不甘到释然,一个搓手的动作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段恋情。相比于那些歇斯底里式的情感爆发戏,刘琳这场吃戏反倒更让人为之动容。
当然,还有身为柏林影帝的王景春,将一个倔强的将要退休的老民警刻画得朴实而又亲切,和妻子对话时拍腿上的飞虫那里简直是神仙演技,让人感觉到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当凶手东升,孩子朝阳,都穿着一袭白衣出现在白船之上,最不能为人知晓的真相被永久封存于黑暗的角落。正如张东升死前没来得及说完的那句话:“你可以相信童话,但你已经身处黑暗了。”
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把美好撕碎给人看。《隐秘的角落》最狠的地方也是如此。表面上,它葱茏繁茂,一片生机;但实际上它不仅呈现恶,更是将其生长的土壤一一翻掘出来,隐藏于剧中的种种细节都在默默地提醒着观众:童话都是骗人的。
入驻平台包括
今日头条 | 搜狐汽车 | 易车网 | 大鱼号
天天快报 | 知乎 | 凤凰汽车 | 网易汽车
快手 | 抖音 | 百家号 | 微博| 一点资讯
商务合作、活动请发邮箱:Baimedle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