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PSA集团及东风汽车集团已经在商讨此事,一旦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欧宝将交给双方的合资企业神龙公司生产。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德系车的吸引力很大,在东风集团的品牌构成中,也没有德系品牌。”当前德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逆势增长,让新上任的PSA中国区掌门人奥立维对欧宝这个德系品牌产生莫大的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奥立维对标致和雪铁龙束手无策的表现。
搞不定标致和雪铁龙,就拉来欧宝当救世主?
虽然德系品牌在中国是真的香,但奥立维这如意算盘却打错了。
神龙溃败是咎由自取
在分析欧宝能否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之前,我们更应该分析神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14年和2015年是神龙汽车最风光的时候,销量超过了70万辆,但从2016年起,神龙便迎来了无底线的下滑。到2019年,神龙汽车的年销量已经降至11.36万辆,同比大跌55%。
神龙一直没有放弃过自救,几度调整管理层,关闭两家工厂,大幅裁员,这样做的结果是,形势愈发糟糕,今年1-5月,神龙汽车的累计销量甚至只有约1.79辆,是为数不多的同比跌幅超过50%的几家合资公司之一。
如果将锅悉数甩给车市下行以及疫情,明显说不通。
因为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下,德系车和日系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却大幅上涨,其中,德系品牌1-5月份额达到25%,日系品牌也有23.2%,两者相加,几乎瓜分了中国一半的乘用车市场。
联系起DS品牌的败退,法系车的溃败并非偶然,而是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一是品牌建设不力,过分追求销量的增长,导致消费者对标致和雪铁龙的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不高。仅比神龙早1年入华的一汽-大众如今年销213万辆,神龙却还不到前者的零头。
二是产品更新慢,尤其是B级车和SUV车型导入速度非常缓慢,加上过分坚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设计,逐渐丢失了份额最高的两个细分市场。
三是营销策略失误,坚持不降价的做法让神龙汽车既牺牲了销量,也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经销商,最后导致经销商连年亏损信心尽失,继而反过来影响神龙的销售。
更糟糕的是,在近几年神龙销量节节后退的过程中,不时传出中法双方生隙的消息。比如定价,法方坚持高昂的价格不让步,让深谙市场的中方干着急,最终错过了发展。
从上述几大“罪状”来看,神龙走到今日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无论是战略、产品定位还是渠道建设,PSA从来都没有读懂过中国。
这样的PSA,拉个新品牌过来,就能运营成功吗?显然很难。
引入欧宝只会重蹈覆辙
被PSA寄予厚望的欧宝,又是什么来头,面子够大吗?
对于很多车迷来说,这个品牌一点都不陌生。
这是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德系品牌,定位介于大众与奥迪之间。早在1993年,欧宝品牌就被当时自己的东家通用汽车引入中国,后来因为销量不佳,年销只有区区数千台,于2015年1月退出中国市场。
也就是说,欧宝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的品牌。
2017年,PSA从通用汽车手中盘下了欧宝品牌,并在2018年带领欧宝扭亏为盈,2019年欧宝还实现了6.5%的调整后经营利润率,但这些利润,主要来自欧洲市场,欧洲人民喜欢的汽车,中国人民未必喜欢。
这一点,法系车在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冰火两重天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欧宝虽然是一个德系品牌,但在通用汽车旗下度过了88年的漫长岁月后,早已被美化。以至于,在PSA收购了欧宝之后,使用的平台和技术,依然出自通用。
美系车在中国市场,眼下并不吃香,有节节败退之势。
上汽通用2019年售出146.33万辆新车,同比大幅下滑25.7%;长安福特更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的年销量,由82.7万辆跌至18.4万辆。通用尚且如此,使用通用平台和技术的欧宝,即使入华国产,也不见得会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
事实上,在PSA将欧宝收归麾下不久,就曾考虑过将欧宝引入中国。
2019年12月,东风汽车曾明确表示,欧宝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权已经交给了神龙汽车,但何时导入、如何导入,目前尚未决定。“这个权限已经授予了神龙公司,但是大家都在关注当前这个市场是不是一个适合新品牌导入的时机,这个还在我们统一的安排之中。”东风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吕海涛表示。
今年的疫情加重了车市的灾情,不少研究机构认为,中国车市今年将出现两位数的下滑,这样的市场环境,显然不是欧宝导入的好机会。虽然豪华车市场是受到疫情影响最小的一个细分市场,但从BBA和雷克萨斯的表现来看,品牌认同度是影响豪华车销量的重要维度,在这方面,在中国市场消失数年的欧宝显然不具备优势。
在这个时候,PSA通过引入欧宝来给神龙汽车续命,无异于赶鸭子上架。标致和雪铁龙都运营不好,再加个欧宝也只能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