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除了关心房价,另外最上心的莫过于油价了,即便是不开车的坐公交的都会吐槽两句,一到价格调整前夜便有大批的车主去加油站排队,而就在前几天,各大加油站又重现了这一盛况。
9月4日,国内油价迎来了年内的第十七次调整,在本轮调价期,广大车主最关心的汽油每吨价格上调幅度为180元,从全国平均油价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4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如果家用车按照50L的油箱容量来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7元,虽然对骑共享单车的特工没影响,但各位车主心里肯定在骂街了。
此次国内油价上涨的原因除了中东地区常年动荡导致油价不稳定外,还有伊朗原油产量下降以及美国原油库存降低导致国际油价的连续上涨,而与之挂靠的国内成品油价自然也将有所微调,而在今年,我国油价经历了“十涨六跌一搁浅”的格局。
当然油价绝不仅仅是由上述这几个因素决定。我国虽然石油储量丰富,但按照人均比例来看仍是一个石油小国,所以进口石油就不可避免了,早在2015年中国就超越了美国跃居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而进口的过程少不了许多成本。
石油企业将原油买回来后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制成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从而卖给消费者,在这其中采购、运输、加工、存储等都需要成本,并且国内炼油厂的盈利能力并不算高,昂贵的成本也就反映到了油价当中。
当然这些成本还不是大头,主要花的钱都在税上,消费者在加油过程中需要支付增值税、消费税(燃油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等等,占到成品油价格的44%左右,不过嘛,纳税光荣!不是吗?
在十年前,不含消费税的油价是6.3元,这是因为国家那时对成品油的补贴高达1652亿元。而在2009年国家实行了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将养路费纳入到了汽油价格,让开车多的多缴税,少开车的少缴税,取消燃油补贴后终于与国际油价接轨,即便这么多年涨了这么多次,油价实际上仍然只处于世界中游水平。
目前排在前列的是委内瑞拉(这价格实在是太秀了)、伊朗、苏丹等产油大国,而中国则处于中间位置,比加拿大、日本、韩国都要便宜,有人可能会说要结合收入水平来看,但国人人均工资用于汽油消费的比重其实并不高,当然这也和我国人民的人均汽车拥有量相关。
当然国际油价的上涨不只体现在国内油价上,像天然气、机票甚至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都会受到影响,毕竟原油是许多大宗商品的上游,它的价格调整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另一个方面看来,油价和消费税的上涨,必定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换而言之这些钱都会作为补贴来帮助新能源车企度过前期阶段,扶持力度可以说非常巨大,而消费者也会因为其低廉的购车和使用成本去选择它。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在关键的续航里程和质量上都有突破,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的加入虽说能批量交车的不多,但对消费者来说有却了更多的选择,就连以往不看好电动车的传统车企都会来一句:真香!
写在最后
按照目前的势头,油价还将会继续上涨,虽然不至于开不起车,但是各位车主的钱包又要瘪了一份,而在同等价格下,你会选择电动车还是继续坚持燃油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