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者和厂家之间的信息依然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汽车生产、研发的过程,汽车本身的用料、配置、科技含量方面的东西还是知之甚少,基本上消费者了解到的产品亮点,就是厂商希望消费者了解到的亮点。那么这种信息不对称就非常容易造成一种情况,那就是厂商将一些本质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使用体验一般,但是成本优势明显的配置包装通过技术名词包装成充满技术含量的亮点配置,推销给消费者,然后借助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消化和接受这些并不先进的配置和技术。
![]()
首先是双离合变速箱。我们看到,现在国内很多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新车都将自动变速箱从之前的AT(手自一体变速箱)、CVT变速箱换成了双离合,不管是怎么样的叫法,双离合变速箱的特点是不会有大变化的。事实上双离合变速箱的优势就是换挡效率比较高,但是缺点就是换挡的顿挫感比较明显。
![]()
到了汽车厂商层面,双离合变速箱就像是手机行业里的安卓系统一样,基本上技术层面已经烂大街了,在原生双离合变速箱的技术上加入厂商后期的调校,就变成了自家的变速箱技术。事实上,双离合变速箱没有太多专利限制,导致了双离合变速箱的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很多厂商便乐意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但是除了一些高端车型的双离合变速箱,在平顺性、可靠性方面表现不错,大多数中低端车型上搭载双离合变速箱,基本上都是基于成本考虑的,没有哪个双离合变速箱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
其次是大尺寸的中控大屏。中控大屏出现的时候,的确对于汽车内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可以让车内科技感、高级感成倍提升,而且大尺寸中控屏出现的时候,的确在成本上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到了当下,很多厂商为了尽可能少地使用物理按键,便将所有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中控大屏里面。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些中控大屏的采购成本也越来越低,甚至要比物理按键还要便宜。
![]()
当然从采购成本上来看,现在的物理按键,基本上都是一堆塑料,没有多少比较贵的材料。但是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在大屏当道的时代,做好物理按键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很耗时耗力的工作,而且大家也知道,在行车过程中使用触控屏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如果还有厂商顶住这种趋势,还要设计出外观漂亮、手感、阻尼非常出众的物理按键,那么本身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是非常大的,甚至比单纯的搭载大尺寸中控屏还要高。
![]()
最后便是三缸机。现在的三缸机,在国内汽车市场基本上已经是“臭名昭著”了,很多之前一股脑给新车换了三缸机的车企,如今很多已经在“偷偷”地将新车换回四缸机了。事实上三缸机出现的契机,是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面临越来越严苛的排放和排量限制,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发动机形式,甚至可以称之为传统燃油车在向纯电动车进化的过程中,一种暂时的过渡形式,所以其实三缸机本身并没有多少先进的技术。
![]()
但是厂商却大肆宣扬三缸机的技术亮点,尤其是动力更强、油耗更低,这的确是三缸机的特点,由于少一个缸,各种摩擦力和无用功会更少,所以功率、扭矩数据可能会更高,油耗水平会更低。但是三缸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奇数缸带来的天然抖动,在低端车上,受制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基本上是不可能被消除的。而三缸机的优势就是便宜,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本来三缸机就是相对老旧的技术,并不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研发投入。
![]()
所以其实很多配置和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先进性,但是厂商使用这些技术和配置却能节省不少的成本,而想要这些配置和技术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就必须要一些技术名词进行包装。其实如果能看透这些配置和技术最底层的东西,事实上厂商再怎么包装也意义不大,不过现实就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厂商说啥,大伙儿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