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快把我给憋坏了的稿件。
比亚迪刀片电池从年前以来,一直是新能源车圈的关注热点,尤其是近期接连几条三元锂电池在针刺测试时发火爆燃的惨烈视频,更让以安全稳定著称的磷酸铁锂电池再成焦点。而刀片电池宣称已经突破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最大瓶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当然”针刺测试“更是不在话下,这让我一直对它非常好奇。当接到刀片电池的生产基地-弗迪电池重庆工厂的首批探访邀请后,果断决定亲自去一探真相。
![]()
没想到,探访现场不但不准拍照、录像,而且还得签定严格的保密协议,在规定时间前,不能说,不能写,连朋友圈都不能分享。这可把我给憋坏了,好不容易终于熬过解秘时间,速听我道来。
我们知道电动车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就是电池的安全问题
![]()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一般是指电池的热失控。对比目前电动车常用的两种主流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材料在分解过程中不释放氧气不易起火四大优势。而三元锂电池天性热稳定性较差是行业公认的事实。
在弗迪电池工厂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现场向媒体们进行了一次三元锂电池的针刺实验,当探针按控制的速度扎入电池里,几乎瞬间电池便开始剧烈燃烧,并发出强烈的火光、声响和浓烟;而另一组参照实验中,同样的探针以同样的速度刺入刀片电池中,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技术专家在现场解释到:
![]()
“在500℃的温度下,磷酸铁锂材料结构都非常稳定,但三元锂材料在200℃左右就会发生分解,且化学反应较剧烈,会释放氧分子,更容易引发热失控。”
然而,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却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能量密度不及三元锂,因此在追求续航里程的当前电动车市场,三元锂电池仍然是主流。而刀片电池却号称能让车的续航里程达到三元锂电池同样级别,是怎么做到的呢?
![]()
首先是结构的优化,在生产线上,我们见到了刀片电池的内部真容。长96厘米、宽9厘米、高1.35厘米的单体电池,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在成组时跳过模组和梁,减少了冗余零部件后,形成类似蜂窝铝板的结构,这使得电池包在安全性能提升的同时,体积利用率也提升了50%以上。
![]()
此外,由于刀片电池超级安全、超级强度、超级续航、超级低温、超级寿命、超级功率的“6S”技术优势,使得车体还能减少大量原本因三元锂电池安全和强度不够而增加的结构件,减轻了车体的重量,腾出更充裕的电池空间,因此尽管单体电池密度低于三元锂电池,但实际续航里程依然很可观。据比亚迪有关汽车负责人介绍: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比亚迪汉EV,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05公里;此外,刀片电池33分钟可将电量从10%充到80%、支持汉3.9秒百公里加速、循环充放电3000次以上可行驶120万公里。
此次探访,厂家非常开放地让媒体参观是几乎整条电池生产线,并安排技术专家陪同解答。
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弗迪电池工厂是目前刀片电池唯一的生产基地,工厂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年产能达20GWH。从2019年2月开工,到2020年3月刀片电池正式推出,仅1年时间。在探访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
![]()
第一是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极高,生产线遍布各种高精度传感器、复杂的智能化信息化控制装置,机器人更是遍布全厂。大多数环节,已经基本看不到多少工人;第二就是惊人的高精度,比如配料系统的精度在0.2%以内;双面同时涂布,涂布最大宽度达1300mm、单位面积涂敷重量偏差小于1%;1200mm超大幅宽的辊压速度可达120m/min,厚度控制2μm以内……这些都远远高于国家,甚至国际标准。
我们知道,有着“电池大王”之称的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最早以做电池起家,2003年宣布跨界生产汽车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难能可贵的话,既然在三元锂电池大行其道的这些年间,比亚迪从未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再研发,因此才有了刀片电池的诞生。
![]()
在参观现场,弗雷电池厂的高层自豪地对我们说:“今天,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