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一度怀疑,全球的汽车设计师是不是约好了在今年集体“装疯”。
![]()
这是下一代的奔驰S级。
![]()
这是即将国产加长的上汽奥迪A7L。
![]()
以及......刚刚正式官宣的全新一代宝马THE 4。
BBA三大厂,设计师集体扑街?
![]()
好啦,人家家大业大,有出来浪的本钱。你不喜欢,人还说你不懂艺术呢。
![]()
直到上周的某一天,我盯着电脑屏幕里领克06申报图良久,长叹一声“开倒车啊”。
![]()
这是吉利于近日向工信部提交的领克06新车申报信息,一款入门级SUV。在获取这份信息后,我们就发了条微博。
![]()
来看看留言昂,大家的意见出奇统一。
![]()
你说06这设计像领克吗?嗯,还是像的。但你说06这设计是领克吗?感觉又差了点意思。
![]()
我们再来看一张内饰的谍照。(原谅一下伪装车的感人画质~)
这套内饰,除了方向盘上的LOGO是领克,以及前排一体式座椅是领克的常规设置以外,看看这块中控屏、档把、操作台......第一,已经完全不是领克内饰的设计体系了;第二,设计迭代吗,我也没觉得比现在领克内饰更好看呀。
![]()
再有一个核心的信息点。有消息称,这台全新的06是出自吉利BMA架构,是换标换壳的吉利缤越。那BMA是何物?你大概可以理解为是吉利参照此前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自主复刻的一个中低端平台。此前领克01/02/03/05,均来自CMA。并且CMA从官方讲是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但实际上在整个技术占比上,沃尔沃是大头。不过关于06出自BMA的信息,目前也没有个准确的说法,但如果为事实,那06这设计也就比较好解释了。底子都给人换了,改一下设计怎么了~
![]()
其实给我感觉领克的设计有所转向是从05开始的。客观来说,作为一台轿跑SUV,05的设计还算看得过去,至少比什么哈弗、长安甚至吉利自己的同类产品要好看不少。但这里我提一个灵魂拷问:放着现成的架构、动力总成和技术储备,为什么沃尔沃没有做一台所谓的轿跑SUV出来?
![]()
你说沃尔沃是北欧货,老外不喜欢这种四不像的东西。那领克不也喊出了“生而全球”的Slogan吗?
我想你应该能懂我的意思了。领克的设计转向只是表象,我隐隐感到一丝遗憾的是,领克可能正在从“根儿上”在转向。
![]()
从成立品牌到产品陆续铺排,你别管背后的资本是谁,明眼人都能看出,领克这一路走来和过往的所有中国资本背景下的中国汽车品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种区别不只是外人的感知,也是早年领克内部统一的思路。以致于几年前领克的公关会专门给媒体打招呼,内容中一定避免“自主品牌”,因为“我们是合资”。
![]()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事实上,从领克01到现在,除了05的设计(和可能暗涵的产品定调)有待商榷以外,整四款车型,几乎博得满堂彩,尤其是早期的01和02。对于中国的车企而言,起手就是一副好牌,这太难得了。
![]()
是,经济不好,竞争激烈,生意不好做了,得多推产品抢市占率。但为了推新车而推新车,对于现在的领克不见得就合适。就拿全新的06为例,其实从广泛的定义来讲,06和此前的02存在一些定位上的“撞车”,都属于非标准SUV或者说跨界SUV范畴。当然,02和06肯定存在差异,首先车型尺寸就不一样,此外领克也一定会在配置及定价层面做文章。但不管怎么说,就算级别、价格拉开了,02和06还是有一块模糊的交错区,说好听一点这叫细分市场再细分。这样的手法,对于吉利来说是常规策略且能够获得实际意义,但对于领克,真的适用吗?
很多时候,不同的品牌本就有着不同的使命。你拿领克去为吉利帝国开疆拓土,这显然有悖于当初拼了命要塑造领克独有调性的品牌思路。
![]()
这里又可以聊一个花边。在01时期,领克的中高层进行过一次“换血”。大概是嫡传了沃尔沃,领克先天就有些高冷,让吉利方面觉得不够接地气。于是吉利通过一次规模不小的人事调整,让吉利的班子进驻进去。当然,作为控股公司,资方老大,有关企业的管理和机制的设立,这是家事,我们无从评说。但有时候做品牌,不能只考虑那些可以量化的收益。
![]()
在我看来,吉利牵手沃尔沃,创立领克,通过这种合资的深度合作,获得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就已经实现了这笔买卖的收益最大化。但如果把这些技术反哺拿来修修改改,做成简单的套娃,就像这一次领克06,如果06真的出自吉利BMA,那路可就有些跑偏了。
说白了,吉利可以像领克,但领克不能像吉利。我这里没有任何品牌高低贵贱之分的意思。但你细品,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