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众泰湖南基地发布通知,称该基地放假时间延期到2021年6月30日。从这一消息来看,有媒体认为,原本就面临巨大财务压力的众泰或许很难挺过今年。很多人都想弄清楚,众泰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
据通知显示,众泰汽车江南事业部鼓励员工主动辞职,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资金补贴,其补贴标准为:底薪高于3000元的统一给予3000元每月*工龄核算补贴,底薪低于3000元的按底薪*工龄核算补贴(此方案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同时公告还称,放假期满后,所有在职员工全体调往湘潭通瑞公司工作,员工若不能按时前往按旷工处理,累计旷工满3天的,按自动离职处理,聘用合同自动解除。
有业内专家解读,众泰此举意在彻底关闭长沙基地。
资料显示,众泰在湖南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长沙和湘潭。其中,长沙基地成立于2008年,据称投资30亿元,有20万台的年产能,据悉,该工厂在2019年就已经停工。
![]()
之所以要关闭该基地,还是因为“卖不动车”。2019年,众泰汽车销量仅为15.3万辆,全年亏损高达92.94亿元,同比下滑1261.96%,现金流净额为-10.17亿元。在如此低迷的市场表现和巨额亏损面前,众泰欠薪、停工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去年10月,众泰汽车等多家车企陷入破产传闻,尽管众泰汽车等车企迅速发布声明澄清称破产传言不属实。但众泰面临困难,却是现实的。
![]()
众泰也曾有过一段风光的日子。借着SUV市场的井喷和国内乘用车消费热潮之机,众泰销量持续增长,于2016年站到了创纪录的33万辆高位。但是很可惜,众泰没有能守住,于2017年开始逐年下滑,至2019年跌至低谷。尽管众泰没有披露其2020年的销量数据,但是考虑到新冠疫情和车市持续下行的影响,其市场表现可想而知。据众泰汽车2020年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一季度营收仅为2.09亿元,同比暴跌94.71%。
在很多人看来,众泰销量大跌与其早年间逆向研发的发展逻辑不无关系。尽管靠着模仿、借鉴的手段,众泰迅速推出了多款产品,抢占了市场先机。但是在核心技术层面缺乏投入,使得众泰很难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旦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没有技术这道“护城河”的众泰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
不过除此之外,众泰汽车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也是促成其抗风险能力羸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汽研菌曾统计梳理过众泰汽车集团的信息。据当时我们的统计资料显示,仅生产基地,众泰就在湖南、浙江、江苏等多地布局了超过10所,合计年产能超过200万辆!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甚至比国内一线车企还要疯狂。此外,整个众泰集团除了拥有众泰主品牌之外,还拥有江南、汉腾、君马、大乘等品牌。但是在这么多品牌当中,真正能够卖车赚钱的亦是寥寥无几。
![]()
有业内人士认为,众泰的步子迈得太快,盘子做得太大了,以它的品牌和技术实力根本无法支撑它健康持续发展,与其把精力和财力放在打造新品牌之上,还不如老老实实做设计、做研发,经营众泰一个品牌,或许会有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众泰近两年也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譬如在设计上,众泰自T700、T500等车型开始就已经走回了原创的路子。即将上市的TS5,更是采用了全新一代的设计语言。只是,有些可惜,众泰动得有些慢了。
写在最后:
目前,众泰旗下设有浙江永康、浙江杭州、江苏金坛、山东临沂、湖南长沙等数个汽车事业部。此番众泰关闭长沙等部分基地,集中力量,把人才和资源整合到一处,也的确是当下最快,最行之有效的无奈之举。尽管,对于万千众泰员工而言,这种做法有些残酷。
![]()
众泰究竟会走到哪一步,尚无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未来车市竞争还会变的更加惨烈,所有的中国品牌都需要好好思考自己的出路。
汽 | 研 | 社
纵览汽车行业大事小事
解析你关心的车事
![]()
长按二维码关注汽研社
入驻平台「不止」
今日头条 | 搜狐 | 车家号 | 新浪 | 易车 | 网易 | UC | 企鹅 | 一点 | 百家
汽研社旗下媒体「还有」
球叔教你买车 | SUV与越野车顾问 | 豪华车视界
汽车行业发展与研究 | 精准购车 | 新车点评 | 汽车发烧友
商务合作 - 微信-chemisheng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