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市面上出现这样一辆车:
颜色只有黑白两种,型号只分四缸八缸;
按下按钮就能启动,换挡也很简单只有P,R,和D;
不提供多线任务功能,想吹空调?停车。想听音乐?停车;不提供搭乘2人以上的驾驶选择,第三位乘客请自带马扎外挂。
最后的最后,从汽油到广播节目,全部需要从官方商店购买,独立的车载系统拒绝对外开放。
这样调性的车,只应该有一个名字,就叫iCar。
在乔帮主仙逝之前,就念念不忘要生产“IT行业的轿车”。如今iPhone都从黑白默片走到了红绿青蓝紫的欧若拉时代,造车计划却总听风声但不见动静。
一起来扒一扒,这个和亚当、牛顿手里的苹果并列的神仙品牌,多舛的造车路。
烧钱:挖墙脚还是苹果强
2013年,苹果正式宣布进军汽车领域,推出“iOS in the car”计划,并开始与多家汽车厂商进行车载系统的整合。
傲娇的品牌肯定不屑只开发娱乐系统,苹果瞄准的,是打入汽车技术的核心领域。
于是在2014年,苹果推出了极为神秘的自动驾驶项目“泰坦计划”,想依靠此打造出自己的“苹果汽车”,就是为了正面刚一刚特斯拉和底特律汽车。
在蒂姆·库克的领导下,泰坦计划预设能像发明Mac和iPhone一样,从零开始造一款完全颠覆当前行业的产品。
目标是星辰和大海。苹果立志要在产品设计、用途、技术多角度实现全方位的领先。没人怎么办?没事咱有钱。
苹果从此开始了自己“砸钱请推磨”的路数,从全球各大车企挖来数千名汽车工程师。
2015年,苹果招募了前克莱斯勒汽车集团的高级副总裁Doug Betts的加盟。之后,就把挖墙脚的目光瞄准了特斯拉。
被挖角的核心成员中包括了特斯拉首席汽车设计师安德鲁·金、特斯拉驱动副总裁Michael Schwekutsch、特斯拉原高级副总裁Doug Field和特斯拉工程副总裁Steve MacManus。
从制造、安全到软件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特斯拉的人才库一点点泄漏。马斯克很无奈,只能嘴硬说苹果是“特斯拉员工的坟墓”。
现在苹果挖走的特斯拉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了500人,这样还不包括从福特挖来的170名雇员。
最高峰的时候,苹果公司有大约5000 名员工或多或少地参与到自动驾驶项目的研究,在这些员工中,有约2700名是“项目核心员工”。
苹果对自动驾驶项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尴尬:只有专利,没有产品
一向风生水起、独树一帜的苹果,面对造车,突然像死读书的学生一样,拼命想用分数证明自己。
过去几年,苹果公布了接近70项汽车相关专利,除了车载系统、自动驾驶这样的汽车智能化相关专利,还包括电动机、悬挂系统、灯光、车辆导航、车辆地板,甚至还有车窗玻璃加热和保险杠。
看来只要是有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呀。不过也有网友吐槽,iCar这下真的要来了,方向盘会不会就是个iPad?
也有不少人认为,跨界造车的到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不知道库克顶不顶得住。毕竟前段时间闹着要造车的戴森公司,已经宣布放弃电动车项目了,什么都还没开始就已经花费了近5亿英镑(约42亿人民币)。
还有索尼公司去年也推出了一辆概念汽车VISION-S,到现在为止也只在展会上露过面,能不能量产都很难说。看起来有很多科技大佬进场的汽车圈,其实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折腾出大动静来……
而且,从去年加州机车辆管理局(DMV)披露的年度报告来看,苹果排名不算理想。
这么辛勤的耕耘,在自动驾驶方面,换来只是超过倒数第一的成绩,更不用说Uber的垫底是因为撞死人叫停一年。
判断自动驾驶技术水平高低,最主要看的是接管次数。也就是自动驾驶系统出现技术问题或安全问题时,需要人类驾驶员接管汽车的情况。
技术越好,脱离接触频率越低,接管干预次数越少。技术越差,脱离接触频率越高,接管干预次数越多。
排名第一的Google兄弟公司Waymo,平均每跑17846.8公里才需要人工接管一次,相当于横跨中国,两次。
备受期待的苹果无人车,每次人工接管后平均只能撑1.8公里,相当于北京故宫正门到神武门之间的距离。从皇帝家正门跑到后门,原来声势浩大的造车,瞄准的是扫地车市场。
对标:没想碰瓷特斯拉
就算是这样惨淡的修行,苹果还是没有放弃。几天前放话出来:今年还得研发,再投个190亿美元(约1350亿人民币)!
这不,前不久一则苹果公司获得VR车内应用专利的新闻,把苹果想造车的事情又给炸出来了。
根据专利文件上的文字说明,该专利是为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通过头戴显示器,使乘客获得娱乐和虚拟办公的服务支持。
有人肯定会说了,这只是张头戴设备专利图,并没有说苹果要造车呀,那些YY的人又在“张口就来”了。
不知道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和我一样纳闷儿: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手机不做,跑来做这个赔钱的汽车?
有人类比“演员当导演”热潮,得出结论:有钱谁不想赚?确实,转战汽车市场,苹果有对经济的考量。从2018年开始,苹果的财报就已经不堪入目了,iPhone的营收出现史上首次下跌。
2019年iPhone业务持续下降,疫情又加速了苹果传统业务的低迷,2020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下降3%。逼得只好自放身段,618和天猫合作打八折,就是为了多卖几台机子。
但造车这件事,绝对不只是奔着钱去的。不然乔布斯的棺材版都要压不住了,怎么会有心思继续烧钱?
究其根本,苹果业绩的疲软是因为年轻人已经消费疲劳了。没有划世纪的神话,在华为等一众品牌的冲击下,果粉心中的那片神坛早就落灰了。
抓住造车的契机,苹果是想证明自己的品牌价值,告诉市场自己还有新的故事可讲,恳求消费者在下一个奇迹发生之前,先不要离场。
Z时代的后浪们,才不管品牌忠诚度那一套,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马上就换掉。苹果想用之前的打法应对现在的受众,绝对就被拍死在沙滩上。
所以,造车才成了救命稻草,抱佛脚、挖墙脚,就算是抄作业也要抄出个结果。原来苹果瞅准的不是特斯拉,它想对抗的,是整个时代。但造车是否行得通,只有等时间给出答案。
撰文 ⎮ 常慧
主编 ⎮ 孙臣
图片 ⎮ 网络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