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的150辆公交车举行运营仪式,这是继2019年首批投放50辆后,潍坊又一次大规模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山东省副省长凌文,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等省市领导出席活动。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亲自讲解了潍柴氢能动力的优势。
这批公交车搭载的潍柴氢能动力,已顺利通过高低温、可靠性和耐久性验证,将加入到潍坊城市公交运营体系中。至此,潍坊市成为山东省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放运营数量最多的城市,而一次投放150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城市公交车的示范使用,这样的力度在全球也不多见,这将有力推动潍坊加快创建氢能示范城市的建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济南、济宁、德州等市政府有关领导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了这次运营仪式。
最大续航里程600公里,寿命超过2万小时
在场的潍柴工程师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介绍,这次投放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1分钟充2-3公斤氢燃料,每辆公交车能装20多公斤氢燃料,按一辆公交车每天跑200公里计,充一次能跑三天。
从续航里程来看,此次投放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最大续航里程已达到600km,较2019年首次批量投放的氢动力公交车350 km以上的最大续航里程有了质的飞跃,寿命超过2万小时,电堆功率密度达到2.0kW/L,零排放,排出的是纯净水;采用了电堆自加热技术,在无辅助加热条件下能实现在-25摄氏度快速启动,能量转化峰值效率达到57%,并且可远程进行数据监控和故障诊断。其成本、可靠性、寿命等综合性能突出,在国际同行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这是潍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阶段性成果,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重大成果。
据悉,2019年1月,《潍坊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截至目前,潍坊市还设立了50亿元潍柴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支持潍柴发展氢燃料电池等项目,力争将潍坊打造为国际领先,国际一流的氢能及燃料电池的生产基地。
全球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区域示范,潍柴成投放产品最多企业之一
作为全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应用的领航者,2019年以来,潍柴先后在山东潍坊、聊城、济宁、济南等地批量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潍柴助力下,山东省建设了6座加氢站,7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超过200辆,累计运行达130万公里,是全球氢燃料公交线路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潍柴也由此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区域性示范投放产品最多的企业之一。
凭借零污染、动力强劲、运行平稳以及安静舒适的坐乘体验,在2019年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潍柴氢燃料电池客车作为嘉宾接送车亮相。
山东是氢能大省,全省氢气总产量占全国的1/8左右,仅在合成氨驰放气和甲醇驰放气等渠道,每年可回收氢气约96万吨,可支撑10万台以上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规模化运行。同时,山东氢能产业链完整,省内物流发达,公路客运和货运规模巨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多、范围广。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山东省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多个城市陆续启动“绿色动力氢能城市”示范建设。
潍柴发挥自身高端装备制造及氢能动力的全产业链条优势,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在山东潍坊打造全球最大的氢能发动机制造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支千人规模的新能源研发团队;在全球建立前沿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并聚集山东重工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资源,全力推动新能源整个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建立起“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氢燃料商用车全产业链。
今年3月31日,潍柴20000台产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潍柴氢燃料电池业务向全球一流商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据悉,此次批量投放的公交车,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系统均出自该工厂。
在今天上午的启动仪式上,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表示,氢能源电池产业不光承载着潍柴的梦想,更承载着潍坊市建设高水平国际动力城的梦想。潍坊将全力支持潍柴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燃料电池创新中心,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吸引聚集全球优质资源,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区。同时他也恳请各市给予潍柴更好的支持。
目前,潍坊市已经建成使用2座加氢站,计划明年年底以前建成8座以上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车辆大规模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中央财政“以奖代补”,各地争建设氢能示范城市
来自山东省工信厅的信息显示,目前,山东省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达50余家,以潍柴集团、东岳集团、兖矿、中通客车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率先突破。从全国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已经有21个城市开跑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一场针对氢动力的“公交车革命”开始蔓延全国。
齐鲁晚报记者注意到,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调整了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和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于示范城市给予奖励。争取通过4年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四部委对于新能源产业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以奖代补”政策刺激了各地建设示范城市的热情。5月29日,广州首批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试运营,从披露的“加氢时间15分钟,满载续航里程400公里以上,能量转化效率达53%-55%”等具体参数看,此次潍坊市投放的这批搭载了潍柴氢燃料电池,由中通客车制造的氢动力公交车在关键参数上都处于领先位置。
编辑:陈丹 校对:杨东川 审核:杨东川
来源:齐鲁晚报,氢云链整理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欢迎扫码加入氢云链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