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推送,我已经点评了国内销量头部的品牌,(半年车市不景气,可这三家巨无霸还是跑赢了大盘 | 明说)
在这期中,我来点评一下很有代表性,走自我路线的日系三强:丰田、本田和马自达。
丰田在2018年上半年销量算是非常喜人,虽然没有统一公布销量,但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分别公布了销量数据。
从这两个数据综合来看,丰田在2018年上半年增长了大约8.7%,也是大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丰田是一超多强中最为稳固的那一强,印证了丰田“年轮经营”的成功。
丰田能在2018年国内汽车消费不太好的情形下保持出色的增长,得益于其非常稳健的经营方式。虽然在国内大众的品牌口碑受众最为广泛,但是最令人放心的品牌,绝对是丰田。这就不得不提丰田最擅长的了,那就是汽车可靠性。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关于车辆可靠性的调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丰田都处于霸榜的状态。
这个是消费者报告在美国的可靠性调查结果。
除了可靠性,丰田的技术储备也绝对是全球顶尖的,独步天下的混动不说了,氢燃料电池也是丰田非常擅长的,而且丰田还是最早生产纯电动车的企业之一,早在1997年就开始生产和销售RAV4的纯电车型,并且还售卖了两代。
正因为丰田的经营非常扎实,从不搞大跃进,所以反应在其车型上,也是以平凡普通为主要基调,说的不好听就是平庸单调。好在新的TNGA平台下的凯美瑞稍稍改观了这一点。
笔者觉得没必要再说丰田的优势了,我们就谈谈丰田的在华前景中的问题。
丰田在华最大的问题就是推出新车型过慢,市场嗅觉迟钝,未能主动的迎合消费者,而且也做不到积极的迎合政策,我们可以认为丰田的年轮经营就是按照既定的计划,心无旁骛的走下去,确保执行过程不出纰漏,至于这个计划是对还是错,似乎没人关注了。
可惜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比如早在2008年国内就开始按照排量收税,最近几年大力支持纯电车型,这些政策都和丰田的发展方向不对路的。丰田仍然在一心提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效率,提升混动车型的能耗水平,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发展固态电池。
2018上半年一汽丰田销量微增则是其市场嗅觉不够敏锐,未能迎合好消费者外加新车型推出过慢的原因导致。中级车锐志在停产之后一直没有替代车型补位。而皇冠主打年轻运动,则忽视了这个价位区间追求运动的消费者数量。威驰和威驰FS两个小型车销量不振,则是未能觉察到中国消费者以大为美的需求导致。
除此之外,中日关系永远是一个定时炸弹,每次出现砸车,烧4S店,从来都是丰田首当其冲。
所以笔者可以理解丰田在中国的低调,丰田也许执行的就是偏安一隅,同时闷声发财的策略。丰田依靠其出色的可靠性和先进的技术,在中国培养除了稳固的消费群体,只要不出现中日关系的黑天鹅,丰田就是一个稳字。
还有一个地方充分体现丰田的稳,那就是雷克萨斯在国内的销量,不紧不慢的在豪车第二阵营,车卖的价格高,利润好,经销商开心,可靠性独一无二的好,二手车保值率高,消费者都还能接受。本文只讨论合资车企,所以就不展开了。
说完丰田,我们不得不说本田,本田今年以来可谓流年不利。被1.5T发动机的机油门事件搞得焦头烂额,这两天又因为冠道的刹车事件不得不召回。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先看看本田的半年销量情况。
至少从半年数据来看,本田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3.6%,也就是说销量少了6.4%,在大家都在销量上涨的时候,本田反而出现了下降。原因也很简单,被1.5T的发动机机油门事件伤的很惨。
首先是CRV停售,连续一个多月的停售,导致本田的主力SUV销量少了至少三万台。即使在5月恢复销售也难以立刻回暖。
然后是1.5T发动机出问题对其他车型的打击,尤其是新上市的雅阁,远未达到应有销量,要知道老对手凯美瑞在几乎无优惠的情况下,基本稳定在1.5万台,第十代雅阁造型也不错,本田理应卖的更好。
而本田的两个小型SUV已经进入产品生命末期,需要换代了。
本田在品牌口碑方面,是有很不错的积累的,尤其早期的雅阁,几乎在90年代就是成功人士的象征。而CRV也是国内第一款城市SUV,甫一面世就惊为天人,长期加价热销。这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非常正面的形象。
而在一些带有极客精神的爱好者眼里,本田在F1赛场上的成就,早年的NSX超跑,亲民价格的1.5L飞度和1.5T思域,以及近两年推出的混动系统,成就了买发动机送车的称号。这为本田带来了不少死忠粉丝。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早期的本田是享有类似丰田的“日系车质量好”的美誉的。
本田在经营方面,也要比丰田开窍的多,首先是顺应中国市场推出小型SUV,再就是顺应排量税用1.5T发动机大量代替老的2.4和2.0自吸发动机,还有迎合中国人推出中型SUV冠道等等。
但是现在的本田,也就以上这些资本了。这两年的本田,其实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发动机机油门事件暴露出本田过于激进的应用新技术带来的缺陷。这也直接伤害了本田的可靠性口碑。而本田这几年在北美的可靠性报告里,已经掉出了最可靠品牌之列。
排名第九,2016年的调查报告排名第十。
而且本田还存在一个过于极端的产品布局问题,那就是主力车型思域,雅阁,CRV全部都只有1.5T发动机一个选择,本田的本意当然是为了降低成本,偏偏这个1.5T就是出问题的那一台。这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让本田吃尽苦头。即使在CRV之后的车型中本田改进了1.5T发动机,但是损失掉的口碑非一日可补救。
本田还有一个短板,就是对经销商的管理水平较低,这一点体现在东风本田的4S店在业界口碑常年倒数。这个问题在产品力出色,销量高歌猛进顺风局里只是疥癣之疾,一旦进入逆风局,这就可能成为一个溃堤的缺口。
本田在中国的前景并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至少在产品力方面,本田仍然能做的很好,新的雅阁,以及稍后会引入到国内的insight,都有大卖的潜质。本田在动力总成的水平上仍然非常优秀,无论是2.0T+10AT还是混动动力系统在国外都有非常好的评价。本田要做的,一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验证产品可靠性上。二是尽快引入多套动力总成,分散风险。三是加强经销商管控,提升用户体验。
总而言之,本田翻身的资本还在,翻身的可能性也很大,就看本田是否愿意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了。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马自达在2018年的销量。
马自达在国内有两个合资伙伴,分别是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他们上半年销量分别如下
虽然看起来上半年马自达销量增长了7.6%,高于全国平均。但是光看半年销量数据还不够,我们找来了马自达上半年的销量数据。
从图上可以看出,马自达明显的到了一个天花板,销量在今年1月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降低。
实际上这也是较小体量的合资车企在国内普遍难以跨过去的坎。马自达属于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车企。首先优点方面,汽车造型非常吸引眼球,然后对自己技术方面的宣传也非常上心,车辆本身也有非常独到之处。
然而马自达的缺点就太多了。首先产品线相对较窄,合资车型也就四款在售。然后车型开发方向很明显的只针对小众爱好者人群,既未能迎合主流消费人群,也未能迎合政策。还有个问题就是企业规模较小,导致每辆车身上分摊的成本较高,车型价格竞争力受限。
马自达在国内,在行业红火的时候,只能抓住部分风口,销量无法成为主流。而市场萧条的时候,其受到的打击往往会大于主流车企。这就类似奢侈品,特别容易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这个时候就只能期望整个市场足够大,对应马自达的中坚消费群体足够支撑起企业的运营。
幸运的是,中国这个市场确实够大,现在也正在向多元化发展,相信马自达能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活下去。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