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试验到底有没有必要?三元锂电池到底能不能顺利通过针刺试验?这是近段时间两大动力电池企业隔空"技术争论"的2个核心问题。
整个"技术争论"的起源,可以追究到今年3月份,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时所展示的一段不同动力电池电芯的针刺测试对照视频。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针刺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在同样的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了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热失控,开始剧烈燃烧,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传统磷酸铁锂电池被传统后虽无明火,但仍产生大量烟,同时表面温度达到200~400℃,电池表面鸡蛋被高温烤焦。刀片电池在针刺测试中既没有明火,也没有烟产生,甚至连表面温度都不是很高,只有30~60℃,连鸡蛋都烤不熟。从这项试验中不难看出,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确实是最佳的。
或许,也就是这样一次实验,触及了国内三元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利益。
5月11日,宁德时代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疑似回应三元锂在进行针刺试验后的不堪表现,称: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这里的"滥用测试"并非我们所理解的滥用,而是一个专业名字,包含挤压测试和针刺测试测试。很明显,宁德时代的言外之意是:通过针刺试验的动力电池不一定等于安全,比亚迪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做一个简单的类比:如果说针刺试验的"滥用测试"不具备说服力,那么,整车的碰撞试验算不算"滥用测试"?难道说,因为25%偏置碰撞过于严苛,A柱粉碎性骨折的车型你就可以放心买买买?
整体安全的道理并没有错,但是单体安全与整体安全是递进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互斥关系。如果单体安全没有保证,整体安全如何保证?
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整件事件的核心就是针刺试验。
"技术争论"核心,何为动力电池针刺试验?
对于动力电池针刺实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这样解释,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就是来模拟这些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它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
通过针刺试验的动力电池到底是不是不一定安全,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显然关注点在于:到底三元锂电池到底能不能顺利通过针刺试验,毕竟被针"扎"一下就冒烟起火,肯定是不安全的。
有意思的是,一位ID叫小鱼锂电的网友购买了宁德时代5系及8系三元锂电池,进行了针刺测试,结果两次测试均发生了爆燃现象。
这样的对比试验无疑"赤裸裸"的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暴露无遗,这也逼迫宁德时代为了证明自己的电池没有问题,自己又做了两次针刺试验。
自创针刺试验1.0:钢针背上史上最大锅,愚弄大众智商
5月22日,宁德时代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家电池针刺试验视频,配文称:"是什么阻碍宁德时代做针刺测试?是技术?是体质?是巨头的面子?不,是钢针! "
视频显示:宁德时代,用钢针尝试穿刺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包,钢针并没能穿透电池,而是被保护电池的钢板折断了。
至今笔者也没想通,宁德时代为何选择发布这样一条视频,让钢针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锅。
动力电池针刺试验,指的是用钢针贯穿电池电芯,而非刺电池包。宁德时代无疑是自创"针刺测试1.0",即用钢针刺向电池包,钢针刺向电池包时发生折断。宁德时代用电池包替代电芯,用钢针折断替代刺入电池,简直是在愚弄大众的智商。
宁德时代的这波操作引起评论区一片群嘲。这就好比一辆汽车,只需要把车身结构做硬,不需要配备安全气囊也能在发生事故时有效保护车内乘员安全,显然是不正确的。
自创针刺试验2.0:犹抱琵琶半遮面,惨遭网友实测打脸
或许宁德时代自己也发现5月22日的视频弄巧成拙了,在5月23日再次发布视频,这一次没有抖机灵刺电池包,而是按照试验要求刺电芯。
测试视频显示:宁德时代分别展示了自家5系、8系两款三元电芯的针刺实验过程,且均完成针刺后未发生起火、爆炸。
不过,整个针刺测试无论清晰度及摄像头视角,都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钢针究竟有无贯穿电池单体,画面中并不能直接体现,而是需要由配音引导。
很遗憾,这一次"自证"试验再一次被"搞砸"。
这恐怕需要宁德时代再一次站出来直面澄清,若是"作弊"、"偷换概念",再一次欺骗群众的感情,无疑将会招致宁德时代品牌的信誉扫地。
问题来了:同样是宁德时代的电池,为何官方和非官方所做的测试差距怎么就那么大?下一次,宁德时代还将创出什么样的针刺测试新概念?暂不得知。
一问:既然能通过,宁德时代为何还要推动国标取消针刺试验?
在5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二条视频中,就表示:宁德时代早在2017年就已掌握三元电芯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
问题又来了:既然已经掌握了针刺试验顺利通过的技术,宁德时代为何还在坚持推动国标取消针刺试验?
5月12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最新一版正式发布,相比上一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针刺试验。
而这份《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就是宁德时代。当然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这份强制标准的权威性,同时也没有办法避免大众消费者猜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曾指出,国际上动力电池要遵循很严苛的试验,包括针刺试验,"针刺实验是模拟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我们国内还很落后,要尽量跟上步伐。
因此,即便是最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取消了强制做针刺试验,但仍然归为了推荐测试办法。所以,针刺试验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来说,虽然是一道选择题,但依然非常重要。
著名企业家董明珠也曾表示:国家标准只是一个门槛,消费者满意才是真正的合格标准。
结合宁德时代公布的两段视频和ID为小鱼锂电的实测视频,是否可以理解为:宁德时代不是不愿意做针刺试验,而是难以顺利通过真正的针刺试验?
二问:通过针刺试验=电池安全吗?
宁德时代认为:电池的安全贯穿在整个电使用过程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电池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动态监控和系统防护等方面。
很显然,宁德时代所指的电池安全是在整体安全。结合宁德时代5月22日发布的第一条视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整个电池包不怕针,电芯怕针也不会对整体安全造成影响。
而比亚迪不仅仅强调整体安全,更强调单个安全。比亚迪股份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一直坚持,"比亚迪不管别的国家或者别的地区有不同的一些标准,但作为比亚迪内部评估来说的话,我们还是坚持用电动车电池里面最苛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电池。"
或许是宁德时代近几年快速扩张已经膨胀,曲解针刺实验的真实意图。针刺测试应该是服务消费者安全和全行业健康发展的测试,而不应变成任由"巨头"随意改写歪曲,服务于一企私利的测试。
至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关于针刺试验的"技术争论"也告一段落,到底谁有真本事,又有谁是在混淆视听已经一清二楚。
最后,笔者只想说:可靠动力,源于内涵,也更源于技术本身的高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