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的FF热点使贾跃亭再次回入到公众视线: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发布文章《关于FF创始人兼CPUO贾跃亭先生个人破产重组获加州法院确认通过的声明》,将贾跃亭在FF公司的全部股权及相关收益权转让给债权人信托。值得一提的是,贾跃亭的PPT模式一直宣传“为梦想窒息”、“我们吹过的NB,正在变成现实”等等,显示却是“窒息”正在变成现实。
![]()
恒大撤资,FF财务出现危机
因乐视产业链拓展太快,出现资金断链的问题,即使最后孙宏斌的150亿元也于事无补,贾跃亭离开乐视远赴大洋彼岸实现造车梦。
贾跃亭创立的电动车企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成功吸引到恒大许家印的青睐。在2017年1月发布的首款量产车FF91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实现量产,计划将于12-15个月内上市,预计售价140万元起。记忆犹新的是,在2018年9月FF首次亮相了FF91试产车,当然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恒大的支持。
![]()
在贾跃亭满怀期待实现量产的时候,与恒大的裂痕便已开始,在2018年5月恒大方面就提前支付了年底应付的8亿美金,然而造车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很快这笔资金见底,到了7月贾跃亭希望恒大再支付7亿美金。许家印似乎并不买账,恒大撤资FF,一方面因为贾跃亭忘恩负义,另一方面,恒大欲控制FF,双方最后闹上香港仲裁不欢而散。
在恒大撤投之后,FF本部与FF中国相继陷入员工合同纠纷中,恒大与FF合资的恒大法拉第要求FF中国的部分员工换签至恒大法拉第,引发员工的不满集体劳务仲裁。而FF本部的一封邮件曝光,由于经营困难被迫实行全员降薪20%,贾跃亭带头只领1美元年薪,之后相继出现了裁员、降薪、高管离职等事件,使公司边缘一度边缘化。
“大金主”的撤退,使FF陷入困境,反观与贾跃亭同期造车的蔚来李斌,虽然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亏了109亿,但是资金用于蔚来ES8量产交付,然而贾跃亭的FF91仅以试产车亮相,相当于给“金主”画了一个饼,意思是“随时准备量产”!
自救失败,开启“老赖”模式
为了让FF存活下来,贾跃亭从融资与稳定企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卖资产维持公司运转;另一方面推行股权激励、合伙人计划、放权吸引,获得造车业内精英加盟。
![]()
首先贾跃亭将FF的IPO计划提前至2020年内,并且2018年11月的“FF战略会”上表示,欧洲、美国及中东地区的主权基金已成为FF的潜在投资人。同时针对“资不抵债”的舆论热点,贾跃亭回应目前FF已投入20亿美金准造车,净资产超过6亿美金,目前供应商还有8000多万美元的欠款。值得一提的是,此间贾跃亭推行了“合伙人计划”,拿出个人股的64%用于员工激励。
不可否认,贾跃亭采取的自救措施是有成效的,2019年3月成功吸引到曾担任拜腾CEO的毕福康加盟,担任FF的全球CEO;前通用产品开发总裁Waqar Hashim;前观致研发高级副总裁Matthias Aydt等等相继加,但看似集合业内精英的FF,然而3年过去了,无论是此前说的第一款FF91还是第二款量产车至今没有出现。
最终资金断链导致贾跃亭个人破产重组,破产文件显示,债权人数在100-199人之间,索赔金额达到36亿美元,不算冻结的国内资产与可转债担保债务,债务净额达到20亿美金。
重点是破产重组规定,四年之内债权人不得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直接追究贾跃亭的个人责任,或者是以贾跃亭债权人的名义起诉。当然债权人同意此方案也非常无奈,因为贾跃亭债务金额巨大,如采取财产清算那么债权人不可能获得完全偿还,只有顺从方案才有机会拿到自己的投资。
贾跃亭究竟坑了多少人?在他的“为梦想窒息”之下,据媒体统计,因贾跃亭倒下的金融机构有45家,有近28万中小股东为其买单,也涵盖海内外企业家、银行、券商等等,包括平安银行、东方证券、招商银行、许家印、马云、张艺谋等等,囊括行业范围之广,相当于贾跃亭同时割了中小投资者与“资本家”的韭菜。那么未来的四年还会有债务人为贾跃亭买单吗?笔者认为,那得看贾跃亭又有什么新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