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在吉利如日中天,连夺三年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今天,是否有人还记得,从2014年到2016年,长安也曾拿过“三连冠”。
4月,长安拿下了一个久违的冠军,旗下的自主品牌销量119,435辆,同比增长37.5%,从数字上看超过了吉利和长城。
吉利的销量是105,468辆,同比增长2%。长城的销量是83,838辆,同比增长2.5%。长安靠的是什么,会昙花一现吗?
![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蓝鲸发动机成卖点,PLUS系列立功
从销量数据看,长安PLUS系列成销量担当。目前,这个系列有三款SUV——CS75 PLUS、CS35PLUS和CS55PLUS,和一款轿车——逸动PLUS。1-4月四款车型的总销量已达到125,082辆。
单看4月的数据,长安CS75系列销量最高,共售出20,113辆,仅次于哈弗H6,排在SUV细分市场第二位。而长安CS75 PLUS去年9月上市,10月销量就冲到“榜二”,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长安CS35系列和逸动系列也都月销量破万,其中CS35已经连续8个月占据小型SUV细分市场榜首,3月开启预售的逸动PLUS更是16天订单破万,4月拿下了12,192辆的好成绩,在自主品牌占弱势的轿车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
PLUS系列之所以畅销,最大的原因就是全面升级了全新的蓝鲸发动机,比如逸动PLUS和长安CS35 PLUS上搭载的1.4TGDI发动机,诞生自长安最新的蓝鲸NE平台,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60N·m,热效率达到40%,百公里油耗仅5.9L,并且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从参数上看,它已经超过了多数主流合资品牌的同级产品,包括大众的EA211 1.4T。
![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在汽车行业,发动机代表企业的硬实力,且供应链是封闭的,所以只能靠自己。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长安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销售额的5%,先后在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已经构建了“五国九地”的研发体系。
正是在这个体系支撑下,打磨出了蓝鲸系列发动机。据了解,蓝鲸NE平台将陆续推出1.0T、1.2T、1.4T、1.5T、1.6T,长安旗下车型将全系换装。
高端是短板,长安UNI-T是成败关键
当然,长安销量爆涨的背后,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吉利和长城相比,在品牌升级上已经落后了。以SUV车型为例,长安CS75 PLUS指导价是10.69万-15.49万元,对标的是吉利博越和长城哈弗H6等车型。
但是,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吉利还有更高端的车型星越和ICON,更有定位豪华品牌的领克旗下的车型,而长城除了哈弗H6,也有价格更贵的F系列,以及同样定位豪华品牌的魏派旗下车型。与之相比,长安只有CS75系列就显得孤掌难鸣。
![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再加上,长安的销量数据虽然高,但是除了长安主品牌(挂V字标),定位相对低端的欧尚和有商用车性质的凯程拉动作用很大。4月,欧尚系列销量超过1万辆,而凯程更是超过3万。
目前,应对消费升级,自主品牌从品牌到产品都在升级,如果长安不能跟上这个步伐,就算销量暂时不错,也会因产品含金量太低而失去未来。
长安自然也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打造了定位高端的全新品牌“引力”,主打年轻化和智能网联。这个策略与长城哈弗的F系列和吉利的ICON异曲同工。
![长安4月销量夺冠,PLUS系列立大功,但一短板急需补课]()
今年以来,该品牌的首款车型UNI-T已经成了自主品牌的新“网红”,为了突出其L3级自动驾驶水平,长安汽车高管们亲自上阵,搞起了“真人秀”。在5月20日这个时间节点,长安UNI-T公布了预售价,为11.59万-13.59万元。这款车外观看起来很科幻,甚至有点像概念车,在智能互联方面也非常出众,就看能否像吉利ICON和哈弗F7那样一炮打响了。
总结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冰火两重天”,即高端火爆和低端遇冷。所以,总销量下滑的背后,是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一直主攻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在这个背景下很吃亏,很多曾经火爆一时的低价车卖不动了,最明显的就是五菱宏光严重下滑。
所以,自主品牌从产品到品牌需要全面升级,而做得好的企业,像吉利、长城、一汽等,销量都在增长,跑赢了大盘。从微面起家的长安,品牌上本来就处于弱势,PLUS系列的成功正是产品升级的结果,而“引力”则肩负长安品牌升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