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所爱,行我所行。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一哥有话说】直到昨晚我才知道今天是520,一大早同仁问我有没有爱情主题的稿子可发,我说没有准备。不过呢,这让我想起2018年曾写过的一篇有关摩托车与爱情的故事,当时在访谈中给我的感动至今难忘。“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摩托车成为情感信物,在摩友中并不少见,但少见的是木心说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为了这份感动,我用了两年时间一直做工作,直到最后远在异国他乡的大姐一笔一划的,将他父母以哈雷见证的爱情讲述写出来,为我们留下来自从前久远的,乃至现在不敢相信的,这一份久违的感动和温暖。今天在《反禁摩》公号转载,不仅是想应景,也是也想让对摩托带有偏见歧视的人们带来些许的无言。
文|蓝玫瑰、一哥
图|蓝玫瑰、网络
2016年,我偶然结识了一位在美国定居生活的大姐,她是一名中国远征军抗战将士的后代。当她向我讲述她父母在抗战期间的爱情往事时,发现他父亲驾驶的军用哈雷摩托竟然是他们相识相爱的机缘。大姐说老父亲生前非常喜欢机车类的东西,他曾经说如果年轻二十岁,他还要骑摩托车开汽车。
她爸爸妈妈常常回忆他们抗战时在重庆因摩托车而相识相知相爱的往事。于是这两年我一直不断邀请大姐追忆写下她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就是想让我们,让年轻的摩友们能回到七十年前的烽火岁月,去感受他们爱得那样纯粹,爱得那样温良美好,去感动她父亲“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毅然抉择。
不能说没有哈雷摩托就没有他们当年感人的爱情,那是不对的。但从摩托车的角度来看,因为有了摩托车,才有了他们相识的纽带,才有了他们的相恋的缘份,才有了他们的相守一生的爱情,是摩托让他们的爱情在我们眼里更加动人。我们之所以成为摩托爱好者,是因为我们更喜欢从摩托车的视角去体味人生,感悟世界,感动美好。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讴歌的是与摩托有缘的真挚爱情,相濡以沫的携手到老,而不止是摩托本身。
非常遗憾历经文革磨难的老人家没有留下当年骑着哈雷的老照片,当年抄家批斗时被烧了很多,民国时期给他们颁发的结婚证是后来唯一退还回来的财产。虽然只有几张老照片幸存下来,但他们的爱情是永存的,我们把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来,正是摩托吧献给摩友们的情人节礼物,愿你们像他们那样“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爱情恒久远,一生永流传
蓝玫瑰(美)
前 言
2006年夏天,我们四姊妹陪同我爸爸妈妈从湖南到重庆去旅行,因为重庆是我爸爸妈妈初恋的地方。
2017年冬天,我们四姊妹到洪江去旅行,因为洪江是我大姐姐出生的地方。
重庆朝天门码头
重庆、洪江因为与我爸爸妈妈有密切的关系,那里有他们相爱生活的足迹。尽管爸爸妈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时时感动、温暖着我们,所以这些地方也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温馨。
湘西洪江古城
相识在重庆
抗战期间,外公一家为了躲避战乱,全家从武汉搬到了山城重庆。那时候妈妈已经高中毕业,到了山城之后,她为了补贴家用,就走出家门外出工作。
妈妈因为钢笔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不错,被一家报社录用为见习记者,担任报社负责军方战事报道的助理记者。
民国时期的记者证、徽章
就在1942年5月,在那场悲壮的中国远征军翻越野人山中,在这个4万人进山,有3万余人葬身原始森林,平均每43米就倒下一人,仅8千人出山生还的“死亡之旅”中,我爸爸作为其中一名远征军的将士,历经生死磨难,九死一生有幸活着回到国内。
中国远征军战地照片
回国的远征军部队经过短时间修整后,重返抗日前线,继续杀敌抗日。我爸爸则分配到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担任文职教官,负责中央训练团的后勤军需和教务管理工作,不久也随部队到了重庆。
中央训练团将领合影
爸爸曾在美军汽车营受训,在美军教官指导下学习驾驶汽车和摩托车,由于他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很快就掌握了汽车和摩托车的操作技能,驾驶技术非常棒。
国民党军队装备的军用汽车和摩托车
就这样,在这座抗战陪都的山城,一个出生在湘东偏僻山村的青年军官,一个出生在武汉大城市的大家闺秀,他们却相逢在重庆。他们本来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交集,却因为抗战都来到了山城,于是一段浪漫的山城之恋就此开始。
抗战陪都重庆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爸爸的同事托他骑摩托带一份材料去往报社,捎给当时在做助理记者的妈妈。
那一天,本就注重仪表的爸爸穿着一身笔挺的国军军官制服,头发打着发蜡,梳理的一丝不苟,皮鞋也擦得光彩照人。他骑着军援配发的美式军用哈雷摩托穿过山城街道,前往报社送信。
我的爸爸
到了报社门口停车通报,爸爸等了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市单宁布质地的贴身旗袍,梳着短头发,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的年轻小姐走出报社大门,前来取资料。
两个年轻人彼此一见,他们顿时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个是骑着摩托的年轻军官,英俊潇洒。一个是手持钢笔的报社记者,风姿绰约。两个人各自的气质形象,一下子就互相吸引住了双方的眼睛。
我的爸爸
妈妈接过爸爸带来的材料看了看,说请稍等一会儿,她有信要带回给送资料的朋友。于是妈妈当着爸爸的面,俯身就着哈雷摩托的车座上疾笔回书。爸爸接过纸条一看,呀!原来小姐的钢笔字写得这么漂亮啊!
爸爸对妈妈的好感立马倍增,而妈妈也对爸爸举手投足间透出的绅士教养有了好印象。爸爸骑车回程时,那哈雷的排气声似乎都比往日更加动听。
爸爸回到驻军营地后,马上对他的同事说他想正式认识妈妈,想与她约会结识。就这样,在爸爸同事的撮合下,妈妈跟爸爸他们这一对异乡青年在美丽的山城相恋了。
民国时期爱情主题的海报书籍
摩托上的热恋
那时候,爸爸常常骑着哈雷摩托去报社门口等妈妈下班,然后再骑着哈雷摩托带着妈妈到山城朝天门码头约会观景。山城街头市民经常可见一个英俊帅气的年轻军官骑着哈雷摩托,后座上坐着一位漂亮的闺秀小姐,他们欢快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身影,而那辆军用哈雷摩托就成了他们相识的纽带,热恋的见证,爱情的承载。
不久妈妈又把她的小爹和弟弟也介绍给爸爸认识。因为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年轻军官,前途无量。所以妈妈一家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
1946年驻长春新一军的美式军用两轮摩托和三轮摩托
有一天下午,爸爸骑车去外公家接妈妈约会。正当爸爸在大门口等待的时候,妈妈的爷爷恰好出门,他看到家门口有一个年轻军官坐在摩托张望,老人家不一会看到自己的孙女打扮的花枝招展走出家门,摩托车上的年轻人赶紧下车上前迎接。老人家看到这一幕立时火了,返身回家拿了把菜刀就冲了出来,追着这个年轻人举刀就要砍。
家里的小爹闻声赶出来,赶紧拉住老人家说:“这是您孙女的对象呀,人家是一位国军军官!”老人家这才明白是场误会。过后爸爸提着南京板鸭和高级烟酒,主动上门给老人家赔礼道歉。老人家冰释前嫌,很满意自己的孙女婿。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街景彩照
乱世见真情
不久爸爸、妈妈就在山城订婚了。订婚后不久,妈妈一家也跟随抗战胜利的大潮,离开重庆返回老家武汉,爸爸专程赶到武汉跟妈妈完婚。婚后妈妈辞职随军,和爸爸一起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部队开拔的湘西一带生活。
不久妈妈怀胎十月,孩子就要出生了。可是一声令下,以服从为天职的爸爸却随着国民党撤退大军去了广西桂林。而外公一家也去往台湾的时候,已经帮爸爸妈妈把武汉家中贵重物品带去了台湾。
爸爸妈妈的结婚照
正在部队等待开拔到台湾的船只出发之际,爸爸遇到了他在国民党怀化部队的好友。好友告诉爸爸说,他在洪江路边看到妈妈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路边摆地摊,变卖衣服之类的日用品,生活十分艰难。
爸爸听了同事的讲述,这才知道妈妈的情况,他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因为跟着国民党军队到台湾的话,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丢在大陆没有人管了,此生能否再见也是一个未知数。
1949年国民党运送撤退台湾的物资
原来爸爸随军南下的时候,我的大姐姐在洪江出生了。那时候妈妈已是一个没有工作,平时需要依靠丈夫生活的家庭妇女。新婚燕尔没有多久,爸爸就随部队开拔到桂林了,妈妈独自一人留在洪江待产。
孩子出生后,妈妈因为兵荒马乱失去与爸爸和外公家人的联系,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一边自己抚养刚刚出生的孩子,一边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度日,被困滞留在了洪江,而正在撤退行军途中的爸爸却对此一无所知。
1949年国民党军队乘船退往台湾
当爸爸听到同事的讲述,才知道自己的新婚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在困顿煎熬。这时他的军心动摇了,爱情让他抛弃不了,亲情让他割舍不下。于是向来恪尽职守的爸爸铤而走险,不惜违反军纪,悄悄离开部队,星夜赶往洪江去寻找他的妻子和孩子。当他在洪江街头找见妻儿,两人泪眼相视,哽咽相对时,解放军的隆隆炮声正在远处响起。
四十多年后,台湾外公家的舅舅来到大陆,找到了断绝音讯几十年的爸爸妈妈,舅舅还责怪他们为什么不去台湾,爸爸妈妈苦涩地说当时已没有机会走掉了,能够活下来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文革时期各地常见的被挂牌美蒋特务游斗的老照片底片
永远的怀念
很多年以后,我们四姊妹常常感慨爸爸当年为了爱情和家庭,牺牲了自己本该可以升官进爵的前途,冒着抓住就杀头的危险离开部队,回来寻找妈妈和姐姐的英勇举动。如果不是当年爸爸这个大胆而又冒险的举动,就没有我们后面的三个孩子的出生和一个完整的大家庭。
我们四姊妹为爸爸当年巨大牺牲奉献而感动,为爸爸后来因留下来受尽的苦难屈辱而痛惜,为爸爸妈妈一生永恒的爱情而骄傲。
爸爸妈妈在战乱中相爱成家,一生历经艰苦磨难。漫漫岁月长河里,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是相濡以沫、彼此扶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未轻言“离婚”,没为金钱物质争吵过。对于生活中的困难,爸爸经常教育我们说,比起他千辛万苦翻越野人山回国,我们遇到的困难都不算什么。
民国时期的重庆朝天门码头,外公家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岸边上
爸爸永远是妈妈的坚强后盾和依靠,妈妈永远是爸爸身边的小鸟依人。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永远都是彼此信任、彼此忠诚、相亲相爱。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能够为他们举办金婚纪念庆典,因为就在爸爸妈妈金婚纪念日到来之前,我爸爸就在2008年5月16日去世了,六年后妈妈也随爸爸而去,如今他们安葬在一起,仍然彼此守护。
今年(2018)是爸爸逝世十周年,妈妈逝世四周年,也是他们结婚七十周年纪念,谨以微薄文字纪念爸爸妈妈和他们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永远温暖我们,陪伴我们终身,是我们全家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注解说明
野人山:
1942年春,以滇军为家底的十万大军随杜聿明第一次入缅抗日,在军事指挥失误之下被迫退入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千里绝地野人山,十万大军死伤过半,尸横遍地,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大悲剧。杜聿明自叹:“丧师辱国,罪无可恕。”他拜托部下在走出野人山的那一天,定要为在异域罹难的官兵举行公祭,缅怀壮士们。
中央训练团:
简称中训团,于1938年7月由中国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在庐山训练团、峨嵋山训练团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的基础上在湖南祁阳创办。于1939年初自湖南迁到桂林、重庆。
蒋介石在重庆军官训练团营地演讲后视察
训练对象为当时各县党部书记长、县长,各省市党部委员,省市政府委员,各厅、局、处长及科长、秘书以及中央各部会的科长、秘书以上人员,军事机关学校部队的少校以上人员。
该团团长由蒋中正兼任。其下设有团附、教育长、副教育长、教育委员会、办公厅和干部队(总队),并在重庆、西安、上海、东北设有分团,学员的训练机构为各种训练班和军官总队。其口号是“训练重于作战”、“统一意志、集中力量”。主要进行精神、政治、业务和军事训练,而以精神训练为主。
中央训练团毕业纪念章和同学纪念章
抗战时期的军用摩托车:
抗战前夕,国民政府为能拥有与侵华企图的日军抗衡的军事力量,组建整编训练机械化新式军队,其中就装备了德国意大利的军用摩托车,设立“装甲机器脚踏车营”编制,还分成轻机枪班与重机枪班。
1935年,由德国顾问团协助建立的国民政府中央军德式机动部队
前者使用捷克式轻机枪,后者使用民国二十四年式重机枪,车辆并分成三轮摩托车(附挂挎斗)与两轮摩托车,则多配属给部队执行侦察及警戒任务。
骑着迅达普军用摩托车的国军士兵。边斗外壳被拆掉。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军所购美国摩托车以哈雷、印地安品牌为主,主要是哈雷M1932型、哈雷WLA初期型、印第安M1934型等。
根据美国军用汽车使用规范,摩托车可分成三类,单人摩托车(Solo-motorcycle)、有挎斗摩托车(Motorcycle with side car)及三轮摩托车(Moto tricycle)。
但国民党军在实际使用中没有细分类型,一般直呼其重量,例如“三吨半哈雷”就是三轮摩托车,“两吨半哈雷”就是两轮摩托车。至于总共接收了多少美制摩托车,尚仍难以统计,因为来源多种,包括战前购置,接收美援等。使用美制摩托车的国民政府单位非常多,除了军方,警察、宪兵甚至军统特务机关也大量使用。
在1941年和1942年之间,农历新年大巡游花车,前导为一辆三轮摩托车。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