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石化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
第一季度净亏损197.82亿元,平均每天亏损2亿元,去年同期,则是盈利147.63亿元。![]()
无独有偶,中石油也发布财报称:
第一季度亏损162.3亿元。![]()
这样算下来,2020年第一季度,两桶油共计亏损超过360亿元。
国际油价明明在暴跌,为何中石化和中石油却亏损?难道真的是“桶”贵了?
![]()
对于巨额亏损,中石油表示有三大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影响,人们消费下降;二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产生高价原油库存损失;三是天然气价格政策阶段性调整。
重点看看第二个原因:高价原油库存损失。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图片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前期高价买回来的原油,运输、加工,还没来得及卖给消费者,国际原油突然暴跌,但由于“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政策,这部分油只能根据实时情况低价卖出。一桶油还是一桶油,只是油价从70美元降到了35美元,而油桶则从0美元升到了35美元,这就是高价原油库存损失。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桶”贵了。
![]()
为何40美元地板价都未能阻挡两桶油的亏损?
上期易姐说过: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不是直接留给企业成为收入,而是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上缴中央国库。
所以这部分差价,并未落入企业口袋中,地板价也无法保障企业的亏损。
![]()
此前,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2008年,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2015年,国际油价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仍然是6.3元人民币。
再对比下今天(5月12日)的油价:国际油价每桶25.58美元,国内油价5.5元。
这笔账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
易姐查了相关资料,这个段子是有历史原因的:
2003年-2008年:
国内成油品的定价主要受国家管控,处于与国际价格“脱钩”的状态。考虑到国内民众的消费水平,国家有意压低油价,即便当时油价涨到200美元/桶,可能国内的油价还是6元/升左右;
2008年7月3日:
国际油价达到历史最高点146.08美元/桶,欧盟每升约14.8元,而当时北京地区93号汽油价格为6.2元/升。这是因为: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没有让国内油价跟随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进口倒挂等主要压力都由中石化、中石油承担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定价机制,更加与国际油价接轨;其次,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周期缩短(10天一调),调价频繁,与原油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程度更高。现在的油价与2008年的油价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也就是说:不是现在油价高,而是2008年前的油价太低了。
上期有个网友问易姐:你给预测一下,国际原油达到130美元/桶(天花板)时,国内油价会是什么价位?
综合原油炼化率、各项税费以及其他成本,易姐给的答案是:25元/升左右。当然,真到这么高的时候,国家应该会出台调控政策,降低油价,所以这种价格出现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但是!绝对不可能像2008年的那样低了。
大家对当前油价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移步评论区一起探讨!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