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你在听微信节目的过程中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等操作,播放中断,请不要惊慌,重新点击上方音频即可。
前不久,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行业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终于落地。
1、新能源补贴政策从2020年延长至 2022年。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2、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
3、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采用“换电模式”产品除外。
4、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补贴通知对应标准的0.5倍补贴。
财政部官方对此做出解读:“借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做法,为避免补贴资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费,综合考虑我国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产业发展等因素,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
简单地说就是,这次《通知》的发布主要是强化普通用户的利益,而避免补贴资金向奢侈消费也就是豪华车流动。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此次补贴政策调整是针对特斯拉的一次精准打击。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Model 3单车销量的份额超过50%,达到56.94%,比后面19名加起来的销量还高。从私人用户购买智能电动汽车来看,特斯拉Model 3、蔚来ES6、小鹏G3依然位列前三,但是Model 3的领先幅度更大。私人用户更看重智能化属性,和其带来的生活方式,而通常来讲,大客户采购的运营车辆,更关注采购成本和有没有补贴。从这个角度讲,补贴的退坡和减少,对于私人用户占比高的车型影响也会相对小一些。
其实,30万元以上电动车的销量,除了特斯拉,相对还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补贴与否,影响并不太大。而对于30万以下可以享受补贴的电动车来说,相比于2019年的标准还是退坡了10%,也并不是特别积极的影响。
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或嘉宾观点?
速速点击文章最上方的音频资讯吧!猛戳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嘉宾观点不代表本节目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