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特斯拉而言变得至关重要,“盈利”或许就是它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2003年成立开始,在近十五年的发展历史中特斯拉仅仅有两个季度实现了盈利,甚至在2017年特斯拉亏损高达22亿美元创下了年度亏损最高值。疯狂烧钱、持续盈亏的现象使得空投机构逐渐看衰,对于未来的融资等会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使未来融资等更为顺利,特斯拉不得不在今年找到突破口。
尽管2018年如此重要但从上半年来看,特斯拉想要在这一年盈利依旧很难。量产瓶颈、疯狂烧钱、高管出走、大幅裁员等消息在上半年一度让“特斯拉”三字频频挂在热点前端,这对于想在2018年达到盈利的特斯拉而言似乎有着很大的挑战。
不过,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好消息开始浮出水面。在今年的6月28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宣布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自今年起不再限制股比。这就使得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想法不再受限于此前中国汽车产业管理政策,外资在华建厂所持股比不用再按照50%的要求来。
这对于上半年负面消息不断的特斯拉而言无非是个最好的突破口,借此机会赢得投资者的信心似乎再好不过了。7月10号,马斯克亲自到访上海与上海相关部门签订了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推动了特斯拉在中国本地化成产。根据规划,特斯拉年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项目讲落地上海市临港区,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外商独资的造车项目。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自然有备而来,先不说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特斯拉这一手布局明显面对的使整个亚洲。但是,尽管有着如此大的布局,从目前情况看特斯拉也未必能赢。
近期,中美贸易战打得正是火热,相对于美国进口关税猛提至40%,特斯拉全系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几乎涨了20多万,最低涨幅都在18万左右。这对于现今的市场销量有着及其大的影响,并且尽管是在上海建厂成功的特斯拉而言,对于未来建厂后是否还要付出高额税费,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小编看来以特斯拉的调性以及情况而言高额税应该还是要交,即使成本变低价格也下探不到哪去。
不过总归这个消息从目前的角度看是个好消息,可时间不等人对于未来中国的新能源市场究竟如何,结果肯定是未知的。小编看来,特斯拉已经错过了建厂的最佳时机,因为两年的时间很难保证中国新能源市场会变成什么样。从目前的情形看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品牌已经大大小小有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量级,面对未来的这块大蛋糕一些互联网大佬都来挤,像是小鹏电动、蔚来、威马等新能源汽车的逐一崛起,对于两年后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能否站稳脚跟都还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