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二十年的好朋友,为了中美互征关税,吵翻了。
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已经在美国生活的人,当然会觉得中国收关税太高了;而在中国生活的人,特别是汽车人,参与了见证了中国汽车这二十多年来的成长的人,都会觉得:不保护,不收高关税,中国汽车没有今天,中国没有今天。世界大同?早着呢。欧洲还对美国汽车收取10%关税呢。难道欧洲里的德法不如中国富足,不如中国技术先进?尤其是汽车技术?
![]()
现在不谈这些了。中国汽车从前不保护活不下来,今天还保护更是不行,一是没有充足竞争不利于技术进步,一是关税压力太大,不放开不行。
所以,以后的合资股比何去何从,肯定也会放开,如果特斯拉都独资落户上海的话,别的品牌为什么不可以?
![]()
嗯,再加上关税,特斯拉跑来中国独资建厂了,原来在美国生产的奔驰、宝马们也快了。虽然说他们都在中国有合资公司,但是,那些大排量的车型,还是在美国生产的,为了躲避关税,迟早要来中国。因为谁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市场呀。
还可以说真是“狼来了”,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只是,从前狼来了,羊儿太少太小,禁不起饿狼的折腾;如今的狼来了,可以说是来替行业间间苗,有利于群体健康。有些类似于鲶鱼效应,这些年行业太舒服了,大家快成青蛙了。
![]()
那么,不妨让我们预测一下,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会如何?
第一, 企业更多,产品更丰富,价格会继续下降;极少数没来中国的企业的产品会很贵,但是,比较高端的产品,本来就是那一些人,也许贵点了,人家更觉得有面子。
第二, 如今的50:50合资企业,在签约期之内,仍会继续,只是车型会没有以前投放积极了。那么,这些企业会自主研发,比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那样,打个品牌招牌,其实都是中国人设计的外国车。
第三, 自主品牌会死掉吗?如同以往每次有风吹草动,大家紧张地说:自主品牌到了危急关头?NO,自主品牌绝对不会死掉,相反,比如早就呼吁放开的吉利,就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归大海了。
第四, 合资品牌更多,但不是以往的合资品牌了,而是强强联手的合资公司,中方不再只贡献市场,还要贡献技术,贡献人脉,比如这些天政府主导下签署的一批中外合资企业。
第五, 中国汽车会迎来迅猛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程,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新能源,中国至少会跟世界相差不大或者处于同一个水平。
![]()
我们终于了完成了原始积累阶段。感谢龙应图在入世时的据理力争,为我们赢得发展的机会,感谢各位同仁的呕心沥血,终于成就中国汽车的今日。以后的路还有很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今后我们会不会像美国一样,挤兑别的发展中国家,让人家放开保护?中国人不会那样做。一带一路,共同富裕,人类就是一个共同体。
美国人也不必再酸溜溜地了,世事轮回,三十年河东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