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恒宇橡胶正式向山东省广饶县人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的申请,据公告显示,截止2018年5月,恒宇橡胶总资产19.97亿,负债24.25亿,已无力按期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还债能力。
7月2日,广饶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恒宇橡胶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负责恒宇橡胶的破产重整工作。
两个公告详情见下图:
恒宇橡胶经营陷入困境
据了解,恒宇橡胶已经被法院列为22次失信人,16次被执行人。
据了解,恒宇橡胶不仅欠了银行和原材料厂大笔债款,还欠了当地大王镇老百姓和员工的钱。
大王镇老百姓在恒宇门口拉条幅讨欠账
2016年10月山东恒宇轮胎就因为拖欠集资款本金及利息问题被经济导报记者报道过,据大王镇村民李介成表示,恒宇一直在大王镇民间募集资金,并向当地村民承诺每年有12%的利息,一年后将会返还本金与支付利息。不过,从2015年开始,李介成再也没有收到过来自山东恒宇轮胎的本金和利息。
恒宇拖欠工人,工人集体到政府门口声讨的事件
2017年11月,车与轮报道了恒宇拖欠工人,工人集体到政府门口声讨的事件。文章链接为:“恒宇还我们血汗钱”广饶轮胎厂又有大事发生!据了解,事后恒宇集体给出了工人工资发放规则,
不过据轮胎厂工人反映,恒宇并没有完全按照《会议纪要》发放工资,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还是有部分存在。
山东轮胎的困境
据车与轮了解,山东一些轮胎企业已经陷入经营危机,很多轮胎企业已经把旗下的土地、设备、甚至原材料和成品抵押给了银行,其中不乏像恒丰橡塑、盛泰集团、山东永泰、万达宝通等这些比较大的轮胎厂。
山东的轮胎企业抵押贷款盛行主要是因为轮胎项目投资规模巨大,随便上一个几亿、几十亿元的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都是很大的。因此,地方政府只会无条件地吸纳投资,并‘阻止’它倒闭。
轮胎企业要想建立或者做项目都需要贷款,而当地政府为了促成投资,往往充当了‘担保人’的角色,政府、银行、企业于是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一旦企业破产,政府和银行都将受到损失,于是他们只能 “阻止”企业破产或倒闭。
这样一来,企业的生存发展方式在很多方面受到了诸多利益因素的干扰,并非完全遵循了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
企业破产重整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轮胎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才能做大做强。轮胎产业是规模经济,广饶拥有上百家轮胎企业,这从资金、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都不是科学配置,未来这一地区如果10余家或更少的大型轮胎集团会更合理。
破产不只是企业倒闭、清算,而且包括依法重组和调整。狭义的破产重组使企业依法进行财务整顿后存活下来。调整是在法庭之外,由债权人以及债务人进行的和解存活。可见,重组和调整均是资不抵债而需要破产的企业,经过财务整顿,实现资本结构重组,以及经过领导班子的调整,生产、经营计划的转变,而获得重生。
破产重组是中国轮胎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优势产能必须要经历的一步,对于广饶轮胎来说,相对于刮骨疗伤,虽然暂时非常痛,但我们相信,浴火重生的广饶轮胎将会迎来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