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每一个车迷,特别是各位男士,我相信这辈子都会接触到一种精致的小物件,不管是各位提车时4S店的赠品,还是自己花钱购入,它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车迷之友——车模。该怎么去定义它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形容词:是玩具、是藏品、是摆饰、是工艺品。但我想,在每个真正的车迷心中,它其实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激励,一种拉进梦想的方式!今天笔者就想跟大家聊一聊,备受众爱的汽车模型文化,我们将从起源,发展,比例,材质,品牌推荐和文化内核等和大家一一分享。
“汽车发明者,再次发明汽车。”这是梅赛德斯奔驰S级一句响彻世界的广告语,今天我改编一下它,“汽车发明者,同使车模发明”,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的改编,车模的第一次出现,离不开奔驰的功劳。卡尔·本茨在1885年制造出首款汽车:奔驰一号后不久,市面上便出现了这款车的汽车模型,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年这款车模的图片了,不过据说是木质材料的,且只是简单的做出了轮廓和框架,并且没有引发强烈的反响,只是沦为了一个普通的玩具。但这确是汽车模型见证了百年汽车发展史的强有力佐证。
![]()
而真正将车模广泛推广的,则是绝冠天下一时的福特。福特是首个使用流水线装配的企业,同样是首个用流水线量产车模的企业。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称的“原厂车模”的起源,当时福特随车附赠一个缩小版福特T型车。原本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的赠品,却最终自我开辟了一片天地。时至今日,4S店随车附赠车模仍是一个常见的小礼物。
![]()
再后来雪铁龙又成为了第一个将原车图纸外包给玩具生产企业的汽车厂商,让汽车模型的原材料从单纯的木头材料发生了改变。直到70年代,汽车模型产业愈发规范,汽车模型的生产制造需要车企的“授权”,汽车模型的不同比例也同样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规范,该时期也第一次出现了可开发动机盖的车模。
而如今的汽车模型产品可玩性与质量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高级品牌的车模,可动性零件极多,除了基础的车门、前引擎盖和后备箱的开合,还包括座椅移动,中央扶手和手套箱的开关,方向盘和前轮的轴承联动,甚至天窗的滑动。几百上千个零件的精密组合不亚于一台真车的装配,这样的车模,怎么还会属于“玩具”的范畴呢?
![]()
![]()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车模比例,普通的品牌民用款式一般分为1:18、1:24、1:32、1:64比例,而一些工程车,大客车和军用模型则更多出现为1:36、1:48、1:50等相对更小的比例,而摩托车,自行车的模型则多为1:10、1:12的比例。当然也有一些厂家会出产1:6、1:8等超大比例的车模,也有诸如1:87这样超级迷你比例的车模。
如何选择一个合适比例的车模呢?其实很简单的道理,越大比例的车模自然而然还原度和真实度更高,细节的刻画更丰富,越小比例的车模则越简单,笔者本人也是车模的玩家,笔者个人推荐的是1:18和1:24比例的车模,这个比例的车模,大小适中,不过分要求储藏空间,细节刻画已经达到很不错的水平,可动件也已经很丰富。而小比例车模在做工的精细度上,特别是内饰是一定无法和大比例车模相比的,但优势在于可摆放空间更广泛,收纳储藏更容易,同时价格更便宜,车型更多。
![]()
真正的车模,应该是不具有“回力车轮”,“电动灯光、配音”等玩具性质的。
希望各位爱车的朋友都能够买到自己喜欢钟意的车型,在捧掌大小之中,感受汽车文化和丰富的历史,离自己的梦想和爱好更近一步,下期笔者将继续为各位介绍关于车模的材质区别,品牌推荐和文化内核等相关汽车文化。
![]()
![]()
商务合作电话:1360972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