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虹桥刘能
说来也是惭愧,自打去年大概因为长得太像恐怖份子而被美国拒签之后,我就一直没有肉身接触资本主义列强的机会。
除了让我保住本就干瘪的皮夹之外,大体上还让我对于所处的环境和事物产生了疲态。
想来也是很常见的,就好比久居一个稳定的公司,或者马拉松式的恋爱,日复一日总会让人丧失激情,甚至心生厌倦。
所以,当我拖着12小时飞行的疲惫,走出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那一刻,对于这次吉利博越“挑战100度“中欧品质行的活动,可是充满了无限的热忱。
然而这种热忱以及12小时未进烟的急迫感,却被踏入英国领土时的签证低效率给彻底磨灭了。
在和身后从北非某国搭乘另一个航班飞来的旅客们确认过眼神后,我和这群曾经也归属于日不落帝国的兄弟们就这样互相扶持着挨过了漫长的87分钟排队等候。
相比于祖国海关的高效规范,英国海关的傲慢与低效我其实并不太在意。一个能公投花边把自己投出欧洲的国度,想必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存在。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一向以自律和规范著称的大和民族,竟然也被这种低效彻底打败了——站在我身前的3名日本老人,竟然翻越了隔离栏,一个箭步插队了。
虽然大和名族的自律在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但骨子里的礼貌和谦逊依旧还能挽回一丝这个民族的颜面的——他们插队成功后,转身羞愧地对我笑了一笑,并弯腰鞠躬,还伸手试图拉我下水一起插队。
呵呵,笑话,这种给民族张脸的危机时刻,我肯定是挺胸抬头毅然拒绝的。
当我还在队中怀疑人生,而日本老人们已经踱着小步迈向日不落帝国领土的时候,我胸前的红领巾在闪着耀眼的光芒。
当然,闪耀的红领巾飘扬了没多久,便彻底被这腐朽的帝国所打败。
正如同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关于腐国的描述——“躺在百年前的功劳簿上骄傲吃力地活着”,今天我们依稀能在伦敦的街头看到许多源自于百年之前日不落帝国的领先之处,人民的高素养、基础建设的完备、社会制度的完善等等。
但,虽然百年之前伦敦的地铁系统就已经四通八达,至今仍高效地运营着,但,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连个空调都没有!
胸前的红领巾,分分钟被汗水打湿。再也飘扬不起来了。
其实,早在得知这次中欧品质行时,我和小伙伴们就在猜测,吉利这次又要搞出什么花样来。
不过,仔细盘点一下这些年吉利在海外的收购并购,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吉利已从一个立足本土的企业战略,逐渐放眼到了全球。
比如与沃尔沃的成功案例,到2006年入股英国锰铜控股下的“英伦出租车”,收购马来西亚汽车品牌宝腾,以及收购汽车轻量化鼻祖路特斯等等。吉利汽车已经不声不响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实现了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人才、技术,以及品牌,实现了全球化的经营理念和文化理念的提升。
游走在伦敦街头,你可以看见全新的电动英伦出租车已经投入运营。外观上还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设计,而内饰和驱动技术上,你却能看到源自于全新平台架构下的痕迹。比如沃尔沃、领克同款的大屏、方向盘,甚至挡杆。并且采用了纯电动的驱动形式以满足欧洲严苛的环保标准。
这也许就是吉利在海外并购收购后所传达的全球化理念最具象的代表。
其实,这次的英国行,还有另一项与英国相关的项目落地——吉利汽车集团还与壳牌集团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赛车运动、企业社会责任、数字和新能源转型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勾勒出双方在研发、新市场进入和拓展以及联合品牌推广在内的更广泛合作路线图。
所以,在古德伍德赛道的体验环节上,不仅出现了这次活动的主角——吉利博越,还有电动化的伦敦出租车LEVC,以及吉利刚以51%股权收购的路特斯。
现场壳牌集团全球商务业务执行副总裁海博(Huibert Vigeveno)就表示说:“迄今为止,吉利在中国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和发展,并拥有宏大的2020年愿景和全球化的雄心。”这也是壳牌等一众英国品牌致力于与吉利展开合作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驾驶着由1万8千公里之外,挂着幽蓝色浙B牌照的博越,在古德伍德这个当代赛车运动以及英国汽车文化代表地古德伍德赛道上的时候,心中的红领巾又变得鲜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