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史上最严”交规的出台,我国对酒驾醉驾行为显然已经表明了零容忍的态度,然而依然还有很多车主抱着侥幸的心理冒险前行,先不说酒驾是违法行为,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我们必须对他说不。
![]()
当然,很多车主和司机都已经意识到酒驾是不对的,但却存在一些误区,有人以为酒后挪一挪车就不算酒驾,但其实这是广大车主对此普遍的认知错误。对此,我们不妨看一看到底怎么样才算酒驾?大家对酒驾的认知都有哪些误区?
![]()
酒驾误区一:酒后挪车不是酒驾?
很多车主都知道酒后不开车,但是有时候因为车子挡住别人了,以为挪一挪没事,结果恰好碰到了行人,对此交警毫不留情面的开出了酒驾处罚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可以肯定,酒后挪车属于酒驾行为的一种。
酒驾误区二:隔夜酒不是酒驾?
不少司机喝酒当晚不开车,等到第二天以为没事了才开车出门,以为不是酒驾。这种情况其实因人而异,有些人对酒精的消化比较快,第二天血液浓度可能会降至20毫克每百毫升以内,因此不算酒驾。但有些人对酒精消化比较慢,即便是第二天,血液厘的酒驾浓度还在20毫克每百毫升及以上,那就构成了酒驾行为。所以说,酒驾与否,不在隔夜,而在血液中酒精浓度是否超标。
![]()
酒驾误区三:你以为高速路就不查酒驾了?
很多车主以为交警查酒驾只在城区路段,但其实交规对酒驾行为是零容忍的,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路段,酒驾都是违法的,别存在侥幸心理,大部分地区的交警对酒驾查处是全范围无死角的,包括高速公路,也会在收费站等重要卡口长期进行酒驾查处。
![]()
酒驾误区四:酒后开车遇到交警弃车能躲过检查?
不可否认,很多车主依然抱着侥幸心理进行酒后开车的违法行为,以为喝了一点没事,大不了遇到交警就掉头或者弃车。其实,在国内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监控下,一旦酒驾出事,能够逃脱罪行的不到万分一。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酒驾?
根据我国交通法规规定,酒驾必须要符合以下2个条件:
1、血液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标准,即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为酒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的为醉驾。
2、驾驶机动车,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了物理位移。
也就是说,只要喝了酒,并驾驶了机动车,使车辆发生物理位移,即构成酒驾嫌疑。一旦被查获或者发生交通意外,定性妥妥的是酒驾或者醉驾。此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酒后躺车内休息不算酒驾,因为并没有全部满足酒驾的必要条件,但在车内休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
酒后驾驶怎么处罚?
在国内,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时,刑法中还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所以说,别以为酒后挪车就没事,只要车子一动就算酒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