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懂车(id:idongche),懂车更懂你!
作者:十四;转载请带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随着抗疫斗争进入收官阶段,正常的生活正逐步回归。然而这一场疫情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我们很多观念和想法,其中就出行方式而言,相信不少家庭已经认同,一台私家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即使不作为通勤工具,它也会在最关键时刻给予你最大的便利与安全感。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10万级合资轿车依旧是主流选择,毕竟有品牌、有面子、有性价比、没有后顾之忧。因此这一细分市场也向来都是厂商必争之地,激烈的竞争环境决定了身处其中的车型多少都有些独特的亮点。上市多年的朗逸、轩逸是其中翘楚,“德原朗”和“移动大沙发”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巧合的是,为了下探到10万级的主流领域,这两款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新老同堂”的销售策略(朗逸有朗逸启航、轩逸有轩逸经典),这一策略也使得两台车型的销量保持常年坚挺。在这个级别中还有一位老牌竞争者-英朗。近期,搭载1.5L四缸发动机的英朗典范车型上市,四缸动力回归,同时,1.3T+48V轻混版本也即将上市,别克这一前一后两款重磅车型,更全面的产品力,使得累计了百万车主的英朗再上一个台阶。那么,同为三个车型典范的代表,英朗典范、朗逸启航、轩逸经典,这三款10万级别家轿该如何选择?这也使得一部分有选择困难症的消费者不知所措。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了解三台车,今天,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对比朗逸启航、轩逸经典和英朗典范的表现,三款车该怎么选,相信看完就会一目了然。大气的外观能满足消费者第一眼的精神需求。应该说,朗逸、轩逸和英朗三款车的造型,都是各自品牌的家族式设计,也都足够迎合国人审美,但却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子。朗逸启航承袭了大众一贯以来扎实稳重的设计风格,或许是为了求稳重,这些年外观也没怎么变过,一眼看去在同级别车型中显得“年长”一点,而卤素大灯的标配,看着确实跟大气不太沾边。轩逸经典虽然与新轩逸同堂销售,日产却没舍得给轩逸经典换上最新的家族外观设计,还保留着老款的前脸造型和卤素大灯,连日行灯也没有,略显对付,观感有些过时。花了同样的钱却感觉买的还是上一代车型,心里免不了有些不痛快。既然面对最主流的家轿消费者,大气的外观必不可少,英朗的设计深谙此道,英朗典范搭载了别克家族最新的飞翼镀铬进气格栅和LED自动感应大灯,全系标配LED日间行车灯和LED尾灯,呈现出大气简约、优雅动感的风格。多个细节部分采用了和君越相似的设计元素,配合上车侧经典的双腰线设计,让其俨然有一副小君越的气场。而这种把小车营造出大车气质感的操作,既是朗逸和轩逸所欠缺的,又是这个级别消费者喜闻乐见的,这中间差的,不仅仅是设计功底,还有对硬件的投入。好开,可以说是这个级别车型最基本的要求。作为一台家庭日常用车,最大需求不在于动力有多猛、加速有多快,而是平顺、好开、省油,如果能来一点点小小的驾驶乐趣,那绝对是加分项。朗逸启航1.5L+6AT的组合,开起来的感受是比较稳重的,也能给人带来平顺驾驶体验,但升降挡不够积极,尤其是红绿灯起步,切到手动模式才稍微好一点,属于“人去适应车”。轩逸经典1.6L+CVT的搭配,这款发动机在低速阶段体验感还不错,但因为CVT变速箱低温保护的毛病还比较突出,加速时动力响应不积极,在变道超车尤其明显,没什么驾驶乐趣。需要注意的是,这台1.6L发动机存在烧机油的问题,CVT变速箱没有带来低油耗不说,还有前面说到的低温保护毛病,有点令人担忧。英朗典范,跟朗逸启航一样搭载了1.5L+6AT的动力组合,动力输出平顺好开,这套动力总成在之前的英朗上也收获了大量的好评,在确保燃油经济性的同时也没有故意将动力输出调的迟缓从而牺牲动力体验。从动力来看,朗逸启航和英朗典范的1.5L+6AT的动力组合在驾驶体验上都能给你带来不错的驾驶感受,油耗经济性表现也不错。而轩逸的1.6L+CVT动力组合给消费者的信心要差了些。光好开还不够,家轿内部空间的舒适性,决定一家人坐在车内是相处和谐还是满口抱怨。因此舒适性也被大家摆在购车需求前列。朗逸启航车身数据中规中矩,是这个级别车型的平均水平,空间尺寸上没什么优势。内饰设计老旧、没有天窗、织物座椅、后排没有出风口,后排中间地台凸出严重,坐在车内特别是后排的乘客,从观感到体感都大打折扣。当满载5人时,后排居中的乘客得岔开腿坐,十分别扭,短距离乘坐还好,跑长途会倍感难受。轩逸经典,从数据上来看长度和高度占有优势,有着更好的头部和车内纵向空间。虽然它因“悬架软、大沙发”而为人所称道,但不免因为过度追求“软绵”而牺牲了操纵感,但日产车素来是为了舒适可以牺牲一切,沙发都有了却没有配备后排出风口是硬伤。在底盘配置方面,轩逸经典搭载的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挂,稳定性相对较差,在高速入弯时,侧向支撑一般,给驾驶员的信心不足。英朗典范空间布局合理,后排的空间表现非常得体,从数据上看车内宽度处于领先,车内横向空间会更加出色一些。相比于朗逸和轩逸后排地台高高的凸起,英朗的后排地台几乎全平,照顾了后排中间乘客的感受,皮质座椅软硬适中,后排同时坐3个成年人也能很好的保证舒适性。最重要的是全系标配后排出风口,这在炎热的夏天绝对是加分项。在底盘配置方面,英朗典范搭载的是成本更高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对常见的不平、颠簸路面做了有针对性的减震器调教,有效抑制和过滤路面冲击并提供更好的侧向支撑性,有效提升操纵稳定性和驾乘舒适性。反观朗逸和轩逸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英朗在底盘技术上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乘坐的舒适性方面,朗逸表现一般,轩逸给人的感受是座椅柔软,其他方面并不突出。而英朗在保留乘坐舒适性的同时,从细节之处给到了用户驾乘合一的舒适性。在十万级家轿市场,为了节省成本而牺牲配置肯定不是正确的做法。洞察消费者真实需求,在有限的成本下,把配置做到最全面最实用,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下面我们选择价格相近的三款车型:朗逸启航1.5L自动舒适版(指导价12.29万)、轩逸经典1.6L CVT豪华版(指导价11.86万)、英朗典范1.5L自动精英型(指导价12.59万)进行对比。朗逸启航只保留了最基础的安全性和舒适配置,胎压监测只报警不显示;没有倒车影像,停车入库全凭感觉。在科技配置方面,几乎还保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基本没有什么可聊的,中控屏需选装,还保留着单碟CD、收音机和AUX接口,一般4S店里看到带屏幕的,都是售后加装的,配置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轩逸经典看起来配置比朗逸启航丰富一些,并配备了倒车影像,搭载了车联网功能,但仔细体会,仍有不如意的地方。倒车雷达、上坡辅助等缺席,不应该;徒有一块8英寸的中控屏,但不支持CarPlay和CarLife,日系车的传统迷惑行为;车机互联需通过日产智联APP,车联网完成度不高,实际体验也仅仅是聊胜于无的水平;后视镜不带加热功能,雨天行车影响大。总而言之,配置还是差火候。英朗典范全系标配四轮独立显示的胎压监测功能,还同时具备雷达+影像的“倒车双保险”,新手司机再也不用受旁人指导倒车的困扰,辅助功能更全面,安全配置上更为厚道。另外,上坡辅助、3.5英寸液晶仪表盘、7英寸液晶触控屏、7扬声器、自动大灯、后视镜加热等悉数配备,延续了别克车型“高配置”的定位,配置的水平上更有诚意,多项配置还是全系标配。说到优势项目,不得不提英朗典范有一个比较吸引年轻消费者的产品,那就是车联网。其搭载的全新一代别克eConnect互联技术,支持智能云端语音识别、CarPlay和CarLife手机映射功能,拥有包括高德实时导航系统、酷我音乐、预约维保、安吉星地图下发在内等丰富的车载APP互联应用。坦率的说,这套系统属于典型的“旦用难回”,试想一下,当我们习惯了早上起来呼唤智能音箱查询天气,下班回家打开电视选择手机投屏,坐进车内如果能动嘴尽量不动手,能直连尽量不重复下载应用,该有多方便,英朗的这套车联网系统,恰好能满足这种需求,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大幅提升。而且,这套系统还具备同级罕有的OTA远程升级功能,车主不用再担心车机系统用着用着卡顿,常用常新,这是轩逸和朗逸不曾具备的优势。同时厂家提供了每年100G免费流量,配合车载4G,让车主告别流量焦虑。OnStar安吉星全时在线助理还能提供紧急救援,让车友出行无忧。不得不说,在互联网带来的科技体验上,英朗确实做得更到位。在后疫情时代,对于很多急于买车但经济有一定压力的消费者,买完车回来后续的用车养车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关于如果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来看看三款车是怎么做的?朗逸启航和轩逸经典都是提供常规的3年或15万公里的整车质保。再看英朗典范,除了常规的整车3年或10万公里质保外,你还能享受全系车型动力总成8年或16万公里质保,这在同级别也是绝无仅有的。动力总成的延保可以说是彻底打消了消费者对购车可靠性的顾虑,明显降低了后期养车成本。换言之,就算朗逸、轩逸的可靠性不差,但英朗在质保方面享有优势,明显更省钱也更省心。说完这些,虽然都是十万级家轿的佼佼者,但事实上,朗逸启航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德原朗”,观感和实用配置上确实表现不佳,更没有科技感可言。轩逸经典徒有一张“移动的大沙发”,驾驶体验和科技感上有些欠缺。再说的直白些,轩逸经典和朗逸启航其实就是品牌在用老款去提升所谓的性价比。而对于英朗典范,除了四缸动力回归带来惊喜,更有洞察人心的配置全方位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朗逸和轩逸可能产品力合格,但价值感感知不强。英朗的优势在于,它深刻理解该级别用户的需求,给到最精准最合适的配置和体验,这恰恰是最高明的地方。所以如果是我来推荐,我会倾向于把这一票投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