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蓝字,收阅“我的汽车自驾游”。
By我的汽车自驾游(微信最好的汽车+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多彩世界,深度解读自驾+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微信号:myzijia
有多少人的早餐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早晨经过档口,一句“老板,二两热干面,搞快跌”,老板从下面到端你手里,绝不超过1分钟。吃热干面必须用碱水面,这是它的独特之处,既不同于凉面,又不似汤面, 面条要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后,淋上灵魂调料芝麻酱!再加上醋、辣椒油菜等配料增加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醇香味美,色泽黄而油润,有种很爽口的辣味,诱人食欲。掸面、氽水、加酱葱调味,简单的操作,成了多少武汉伢牵挂的味道。
吃多了热干面的武汉人,能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毕竟,作为武汉独有的早点,别的地方的效仿者总会差点意思。![]()
来到武汉,必吃豆皮。做它的馆子,遍布武汉三镇,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三线豆皮作为武汉特色,连豆、皮、馅,甚至形状都有硬性标准。绿豆、大米混合磨成面浆,泼墨般匀进锃亮大锅里,打入鸡蛋在面皮上抹匀。铺上糯米、三鲜……四面包起来压实。大黑锅里的豆皮,一锅能切成方而薄的12份,个头适合一口一个。颜色金而黄、入口香又脆。馅料里的青豆、香菇、肉丁,配上糯米,口感丰富,吃得根本停不下来。糯米届的“扛把子”当然还有下面这位![]()
烧麦,通常夹着油饼吃。它是武汉人钟爱的“过早”小食,往往存在于不起眼的店面里。每天一大早,上班族、学生、家庭主妇排的队,硬是能霸占半条街。糯米、肉粒、香菇……吃起来够鲜嫩,入口瞬间还带有浓郁的胡椒味。高汤浓郁入味,烧麦每一口皮薄软嫩,不好吃才怪。再夹着油饼,直接晋升王者款!烧麦汁水软化油饼的面心,不仅不干口,反而愈发外酥里嫩,妙不可言。武汉伢“过早”不重样,面窝总有地位在,毕竟它是湖北人从小吃到大的!下油锅、翻面、起锅,做面窝讲究的就是技术活。一个优秀的面窝,必须是外围薄脆,内里松软蓬松,还留有余香,不油腻。吃完一个还想再吃!特色的热干面、拉丝的莲藕排骨汤、便宜实惠的香浓藕粉......他们都遍布在街头巷尾。
武汉人不讲究精致的装修,甚至不一定非要有个座位,每天起床跟着熟悉的味道,吃个黄金油亮的面窝过个满足的早,就能让武汉人心满意足!汽水包,不像蒸笼里软和和白胖胖的包子,它是加水再火煎,是经过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特种包子。汽水包往往是在简陋小店里,却偏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老武汉最传统的两个口味,香菇糯米包,糯米与香菇口感细腻;正宗苕粉馅,包子皮外头香酥脆口,馅料松软透气。它和生煎包略有不同,生煎包加的是水,而汽水包加的是面粉水。武汉的路边,都会有人推着大车卖米粑粑。因为是成对出卖,因此叫“对粑”,而小孩则叫它“粑粑”。它是武汉很传统的早点,看造型更像是没有夹心的铜锣烧。把大米磨成米糊,加上一点儿酒酿,放糖,让其自然发酵。经过烧锅煎焗,米粑粑的外皮锅巴金黄诱人。趁热即食,一口咬下满嘴的酥脆焦香,内里的米糊像似年糕的口感,香甜软糯。对粑进肚了,来一碗糊米酒促消化
。武汉伢对米酒的热爱,是愿意驱车往返170公里,去孝感过个早,喝上一口。糊米酒里打了蛋花,放了小圆子,一大锅满满当当的放在你面前,光看着就醉了~米酿入口温柔得不行,既有酒的香,亦有淡淡的米香,配上黏糊的糯米圆子,醉人又饱腹,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同为武汉名小吃,当热干面、面窝、豆皮挑拨着大多数人的味蕾,糊汤粉却在小众中温暖着食客的心:有人吃了几十年也没腻,有人甚至还不知道。千湖之省,百湖之市,早餐固然不能少了鱼。鲜活的小鱼加上稻米熬出的米粉,撒上小葱、虾皮、胡椒葱花辣萝卜,用油条蘸上。武汉的“过早”,没有比这个更鲜的。加上一两根油条泡起,是不是有一种现在立马就想吃的冲动?边搅边吹,边吹边吃。一口气吃完,走路生风。▲《街头美食斗士》武汉篇,飞来各种“武汉加油”的弹幕![]()
![]()
汽车带你去远方,我们带你去了解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