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势的股东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对腾势增资4亿元;另一股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对腾势增资4亿元。增资后,股东双方持有腾势的股权比例保持为50%,且本次增资是按照腾势各股东的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共同增资。
共计 1877 字丨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增资的消息一经媒体披露,在业内引起不小的争议。其中不乏“腾势资金紧张,急需股东双方输血急救”等言论。但ams分析后认为:此次增资可以看作是股东双方推动腾势持续研发,推动电池技术持续升级,以及进一步拓宽销售及服务网络,从而保持腾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腾势汽车是因为要干大事所以股东才增资,而不是外界认为的因为资金运转紧张而增资。
![]()
腾势汽车是由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一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一个是世界豪华车制造巨头,如同贾宝玉含着玉,腾势汽车含着金汤匙出生了,该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发展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的、品质卓越的新能源汽车。
![]()
2012年北京车展,腾势携首款概念车震撼亮相,随后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与首批经销商签署合作备忘录,2014年腾势至臻上市,在2016年80天的纯电动之旅中,用实力惊艳世界,2017年腾势400唤新上市,再到前不久腾势500的重磅上市。
![]()
一路走来,腾势走的从来不是平坦大道,当初比亚迪以行业领先的三电技术,戴姆勒以其百年造车工艺成就了腾势,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光环背后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多。
![]()
转亏为盈自然是双方股东都期待看到的结果,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业造车是一场“烧钱”的较量,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就曾说过“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虽然腾势是一家成立多年的企业,但是对于这个新能源时代而言,它还是新生儿,还需要多加历练,欲速则不达。
![]()
随着新一轮股东双方的增资,比亚迪和戴姆勒注资金额累计已达41.6亿元,然而在7年过去,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腾势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公开数据表示:2014年至2017年,腾势分别亏损2.6亿元,5.7亿元,13亿元和4.8亿元。
![]()
单纯从数字来看,腾势确实好像每年都在亏损,但首先我们不能用评价传统车企的标准来评价腾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受到政策、市场、消费者需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新能源汽车消费文化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注定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即使是特斯拉,表面风光,实际上已经连续亏损15年,今年一季度净亏损则达到了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扩大了近一倍。
![]()
其次腾势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其品牌塑造、渠道建设显然要比那些成熟品牌产生的费用更多。而且腾势500的补贴后售价为29.88-32.88万元,要说服消费者接受一个价格接近奔驰、宝马的新生品牌,要花的力气显然更大,费用也必然更多。
![]()
再看本次增资后腾势会做些什么,增资8亿元实际上说明的是戴姆勒和比亚迪都对腾势这几年的发展感到满意,而且对腾势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否则双方的动作就不应该是单纯地增资,而是引入外来战略投资者了。可以说,这8亿元主要用于业务发展所需。2018年初腾势500上市后,腾势在全国已有近30家专营店和奔驰联合店,今年会将全国经销商数量增至60家,且新增网点以奔驰联合店为主。这一次的增资对腾势当前渠道的扩展和下一代车型及新的车型的推出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腾势传承了百年戴姆勒的造车工艺及德系高品质,并且通过比亚迪“三电技术”实现了超长续航的能力。作为新能源车企,腾势的成长注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对于股东来说,他们在合作打造腾势汽车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所以才会持续增资。与此同时,腾势品牌的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都在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这更增强了股东们的信心。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文化的逐步形成,有真材实料的腾势定可以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