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百无聊赖,开车路过汽车城,特地在里面转了转,总体感觉人流量还是可以的,虽然跟疫情发生之前还是有差距,从车流量和人流量判断,感觉恢复了50-60%左右。
分品牌看总体格局还是跟以前一样,人流量比较多的是BBA、两田+大众(包括新开的捷达),但跟去年旺季堪比菜市场的热闹程度还是有很大差距,同一时间在店客户大概是3-5组;其他的品牌总体感觉都比较惨,只是惨的程度有点分化,通用、现代、日产、吉利、红旗这种的有一定消费者基数或者有新车效应的,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客流量(同时在店1-3组),而像PSA、斯柯达、福特、广汽、领克、荣威这种的,我守在门口看了5-10分钟,没有任何顾客进去,也没见任何试驾车出来,感觉在这样的店买车卖车压力都挺大。
然后发现DS彻底黄了,其他处于半黄不黄状态的有jeep、雷诺、讴歌、PSA等,主要特征就是大厅不愿开灯黑漆漆的,销售只剩下几个而且不主动搭理人,问价格都是大幅跳水或者爱买不买,感觉混一天是一天,库存卖完就跑路的节奏,2020年新冠疫情让中国车市的洗牌进程加快了很多。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车市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严重受挫,目前看到的3月供给端下跌60%以上,需求端可能只下跌了40%。经销商都在卖库存车,所以最近有很多想买车的朋友反映终端折扣在收紧。
我也是在网上整理了一些草根调研数据,包括31个品牌的150多个样本量,主要是2019年11月和2020年3月终端价格反馈,然后对比了一下发现有一些特征。从整体样本数据看,终端优惠确实在收紧,总体收紧了1个百分点,当然由于样本有限覆盖的车型也不全,可能行业实际情况会有一些出入。
2019年底到目前的时间节点,行业平均的折扣率约为14%,总体看排前面的是价格虚高的豪华和德系,以及车特别不好卖的通用荣威福特现代等,这个给的比较少的主要还是以日系为主。
剔除缺少对比车型、样本量较少等无效数据,对部分品牌的优惠变化情况进行了测算,总体感觉跟实际情况大概还是可以对上。
优惠收窄的品牌里,丰田、奥迪、奔驰需求旺盛,收窄是必然的,荣威、别克3月产量同比下降70%以上,4S主要是在卖库存可以收一波优惠;而优惠继续扩大的,里面有实在卖不动的,比如现代、奇瑞、凯迪拉克、沃尔沃,也有像长安(CS75)、宝马(3系)这种新车出来之后,逐步放优惠的。
值得注意的是,分品牌优惠数据由于样本量太少,可能有较大的偏差。
分车型看,卖的越好的以及受停产影响最大的车型,优惠收紧的力度越大,收窄幅度排前面的主要是日系和德系热销车型。
结论:现在是全球汽车产业都停工,而国内车厂受影响的主要是CKD件断供,现在外资的海外备件都往国内发,先保住中国的产能,海外短期是完蛋了,目前国内合资大部分零件库存还能撑1-2个月,要是欧美到5月后还不能复工就麻烦了。如果计划今年买车的,建议现在就下单,4-6月优惠肯定是还要收紧的,可能到4季度优惠都不一定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