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位“西安女硕士”在引擎盖上“一坐成名”之后,奔驰就开始了加快跌落神坛的步伐。漏油、生锈、轮毂、刹车片和门板边裙装反等等……频发的低级错误,让众多中国消费者“大跌眼镜”。对此北京奔驰屡次采用了“召回”策略,试图以此来增加车主们的信心,打造一个“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
可这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召回确实是负责任的体现,但频繁召回暴露了北京奔驰的质检部门形同虚设。另外,北京奔驰不仅通过召回承认生产制造方面的错误,而且还能见到关于上次召回留下的隐患的召回,这在整个业内都是非常罕见的。
![]()
这不,召回又来了:3月27日,北京奔驰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3月31日起,召回部分2016年10月18日至2018年4月13日生产的国产C级四驱、E级四驱、GLC SUV车辆,共涉及问题车辆77607台。
可笑的是,这是该批次车辆的第二次召回。首次召回中,北京奔驰为车辆免费更换合格的转向齿条止推件,但北京奔驰发现召回工作中存在失误,转向系统可能进水了。
在去年的3月12日,北京奔驰发现这批车辆的转向机的转向齿条止推件边缘区域的胶层过薄,可能造成止推件不满足耐久性的要求。转向齿条左侧和右侧止推件的外部金属环可能变得松动,并最终被卡在齿条与齿条壳体之间,造成受影响侧方向盘的转向角度低于180度,存在安全隐患。
![]()
于是,北京奔驰放出了“召回技能”,以免费更换合格的转向齿条止推件,来消除安全隐患。不过就是这次召回,非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产生了新问题。因为北京奔驰根据车主们的反馈,发现在首轮召回操作之后,有些4S店未能完全依照操作指导,去更换转向齿条止推件,这可能造成转向波纹管密封不当。
而一旦转向波纹管密封不当,水就可能进入转向波纹管,导致转向系统腐蚀,造成电子转向助力系统故障;如果大量的水进入转向系统,电子转向助力系统就可能会罢工,也就是“打方向会打不动”——这算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了。
这才有了这次“二次召回”的发生,北京奔驰方面将责令4S,对车辆进行免费检查转向波纹管状态以及波纹管中是否有水迹的确认工作。一旦发现波纹管损坏或有水迹,则更换转向机;如果波纹管完好且无水迹,则重新正确涂抹润滑脂及安装新的卡箍,以消除安全隐患。
![]()
同一个问题,却连年进行着召回,暴露出北京奔驰的“粗糙”和“不专业”。这无疑是奔驰方面又一次低级错误的体现。而且,涉事车辆高达7.7万多台,这到底是运气不佳偶然的不巧,还是质量不行必然的宿命?
回顾这些年北京奔驰的召回动作,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在2019年,超过66万台C级、E级汽车召回,前减震器存在设计缺陷,可能在行驶中出现断裂的情况。解决方案是,奔驰为召回范围的车辆免费加装前减振器加强组件(改进后下控制臂衬套、减振器弹簧上端垫片、缓冲块及其他加强组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
在今年1月10日,北京奔驰宣布召回国产GLB车型,原因是第二排座椅下方的线束可能未按照规范布线,影响第二排座椅侧气囊的正常工作、安全带的预警工作,以及座椅锁止警告提示,存在安全隐患。值得说明的是,彼时国产奔驰GLB上市仅一个多月。
此外,还有消息曝出,北京奔驰首款国产AMG A 35 L车型,存在发动机水管在部分新车上出现“反装”的情况,这导致了车辆水温控制不正常,水箱风扇拼命工作发出巨发出大声响,常年超负荷使用,更会导致发动机加速受损。要命的是,目前已有相关问题的车辆售出,厂家正在通过不公开的形式通知车主返店维修。(即非公开召回)
![]()
据统计,在过去的2019年,奔驰曾以28次(包含扩大召回次数)召回数量独占所有品牌的榜首,继2018年勇夺榜首后,再次蝉联“冠军”。2020年开始,1至3月一季度奔驰就以6次召回独霸所有品牌榜首,召回“三连冠”似乎近在眼前。
曾几何时,作为汽车的发明国,德系汽车以绝伦的品质,一度是我们国人追捧的对象。然而南有上汽大众,北有北京奔驰,正将这一观念一步步断送。少点质量问题,多点专业把控,希望你们在国外能做到的事情,国产后也能继续做到,不要再消费中国车主的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