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用3个月的累计销量来粉饰“漂亮”数据,多少会显得有点投机取巧,但1月份春节假期的提前及2、3月份的疫情管控,在座的国内车企基本都呈现出寥寥无几的销量。而相比其他品牌的负数增长,敢在3月31日晚就披露数据报表,并且实现88%的逆势上扬(第一季度),目前也只有红旗汽车!
可能有人会说红旗品牌的销量基数本身就小,但从2月份的3752辆提升至3月份的8618辆,这也是供认不讳的增长事实。
![]()
其实,承认红旗品牌变强并不难,最起码通过真实有效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品牌富强的希望。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红旗品牌在核心研发上仍无法彻底摆脱合资的技术(例如底盘),可能听起来有点不遂人愿,但至少没有亏待了消费者。
了解过红旗的都知道,早年的品牌规划贻误及内部运营的不合理,导致天生就具备的“品牌光环”无法发光发热。好在徐留平的调任,用其铁腕手段让我们看到了更为真实的改头换面。例如部门筛减、人才选拔及开始着重投入的研发中心“一部四院”,实打实的进行内部梳理与优化。
![]()
当然,面对消费者最直观的表达就是品牌革新后推出的首款车型H5,颜值到位、价格亲民,才得以保持月均销量5000台左右。可能在诸多车企看来,这样的销量数据并不值得一提。但作为自主高端品牌,出道即保持销量高涨,这是吉利领克、长城WEY都无法做到的。
![]()
如今,红旗H5和HS5车型齐头并进,不仅承担起品牌销量的主力,更主要巩固了15-25万的产品地位。与此同时,大哥红旗HS7再度向上拉高身价,虽然担当不了旗舰的身份,但也算变相的降低门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至于早先投放的红旗E-HS3,在抢先试水新能源市场后,近期又曝光代号为E115的纯电动SUV,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红旗E115概念车”的量产版。
![]()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一下红旗H9,虽说还未正式上市,不过早期的频频预热可以明显的看到消费者高涨的关注度。且不能说人人都能买得起,最起码在融合了红旗精华后,其气场不输豪华品牌的BBA。
可能尚未上市的新车在口碑方面不及传统的豪华品牌,但重点在于“共和国长子”的标签有希望在品牌价值上和BBA比肩。尤其是后期国家机构单位实施大批量采购,官车形象的不断拔高,是产品最好的溢价手段。
![]()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小总结,红旗品牌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但经过脱胎换骨之后,襁褓的婴儿还需给予一段时间成长。品牌规划是对的,产品定位也是对的,但最终的决定权还需要留给消费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圈小咖秀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