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题图 / 蕙 语
久无声息的奇点汽车在疫情之下突然有了消息。
3月16日,奇点汽车旗下位于铜陵的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新增了“测温仪及监控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
奇点这是要加入车企转产防疫物资的行列了,但它还盖厂造车吗?
2014年成立的奇点汽车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一支特立独行的力量,不仅要造电动车,更要造智能车。创始人沈海寅互联网出身,和日本企业关系紧密,最近的一笔融资,是去年10月奇点从日本伊藤忠商事获得1亿美元投资。
2016年,奇点与安徽铜陵市政府下属的铜陵欣荣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一起建立了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计划总部南迁铜陵并建设工厂,工厂预计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达到20万辆。
奇点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奇点 iS6预览版在2017年4月发布,计划于2017年底进行小批量生产,并在2018年实现量产。
2018年1月,沈海寅对外宣布奇点iS6推迟上市,并承诺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汽车量产交付。
2018年4月,又宣布牵手苏州政府投资150亿元打造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和奇点汽车苏州生产基地;同年10月,商用车基地在湖南省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正式动工,表示这一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货车的项目将于2021年10月完工。
现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即将过去,奇点iS6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关于铜陵以及其他工厂的进展,外界也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
2020年3月下旬,中国的疫情已经渐渐进入平缓阶段,但全球范围的疫情正在向本就低迷的汽车工业发起挑战。
汽车行业陷入寒冬之际,中国造车新势力将迎来更大的挑战,融资困难、亏损扩大、量产交付推迟……2020年的日子恐怕会很难过。
但它们没有放弃为自己的未来殚精竭虑,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活法。
比如,蔚来与合肥安徽合肥签约2020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数额,获得了超过 100 亿元投资。
比如,绿驰汽车也已完成股权变更,以20.2亿元的价格将60%的股份卖给了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当下的奇点汽车正在干什么?就是在生产防疫用品吗?2020年,奇点汽车能挺过去吗?
3月27日,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线上采访奇点创始人、CEO沈海寅。他此时因为疫情正滞留日本,春节期间他滑雪摔了一跤,不得不在北海道医院做了手术。
沈海寅对当下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处境,对于奇点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坦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们要做最悲观的打算,我一定要先保证我们能够不死。”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很多内容不无道理,也颇有启发。以下是访谈实录,此处有删节。
贾可:好久没和你联络了,看到有报道说你水深火热的,现在还好吧?
沈海寅:水深火热还是水深火热,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比小鹏、蔚来要轻松一点,因为没有那么家大业大。出了车以后,如果卖不掉,积在手里,每个月开销更大。
贾可:对,现在风传你们铜陵那边的工厂不搞了,不运作了。这是什么情况?
沈海寅:那倒不是。本来是准备在铜陵建工厂,但我自己对建工厂这个事现在是比较排斥的。说实话,中国工厂多的是,很多车企下面一堆工厂没有车可以造。
我们跟政府说先暂停,政府也觉得今天这个形势,中国这么多的车企,建这么多工厂效果不好。所以他们也同意了我们的做法,这也是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的铜陵工厂规划图
贾可:他们有没有投钱?
沈海寅:他们投的钱,我们帮他转成股份了。像日本伊藤忠商事这样的世界五百强公司投了我们,成为我们的股东,我们就按照它的价格把政府的债转成股,也挺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把关系理顺了,而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我们做不下去了,因为我现在就不想做工厂。
贾可:去年10月份你们还融了1亿美元,对吧?
沈海寅:对。
贾可:那你现在应该还是能运作的嘛。
沈海寅:运作是要运作,但是这次疫情打乱了我们很多的计划,可能还是要小心点,因为毕竟不像原来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之后,现在融钱的方式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比如去年伊藤忠投了我们,由于它在全球布局,今年的日子没有去年那么好过了,我们这样的案子,如果是在今年,它就不一定投了。
贾可:伊藤忠的资金到位了吗?
沈海寅:资金到位了。我的意思是,去年比如说美股29000点的时候,大家觉得应该多投一点,今年一下跌到19000点,大家觉得还是现金为王,放在手里更稳妥。
这对今年的融资形势是有很大威胁的,这种情况下,我情愿不要冒进,哪怕冬眠起来,让我自己先活着,也比冒进死了强。
贾可:今年不搞工厂,融来的钱是够支撑下去的。
沈海寅:对,如果在外面有其他开销,局面就控制不住了。今年我们是全面收缩的状态,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先练内功,把钱花在刀刃上。
贾可: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沈海寅:我们现在大概不到500人,主要在上海和北京。
贾可:铜陵那边基本就没有人了?
沈海寅:铜陵我们大概有几十个人。我们刚上了一条口罩生产线,这几十个人原来是负责做生产、做设备的,他们对机械加工设备都比较熟,所以我们自己自力更生,搞一条口罩生产线,赚一些钱可以养活他们就行了。
贾可:这是一个副业。
沈海寅:就算是副业吧,今天的时间点,我觉得大家的日子都会难过。国家也要放水,但会不会放到我们这种企业身上,也很难讲。
第一个,我要与政府绑得更紧一些,把他们的债转股,成为我们的股东。我们的工商登记还没有完成,后面还有工商登记的变化,核心是政府由债转股。
第二个,把国际大商社绑得更紧一些,让他们那边派几个高管过来,帮我开拓国际上的一些合作和业务。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开源节流,比如说生产口罩。现在全球疫情,我们在日本卖一些,在欧洲卖一些,这样,蚊子肉虽小但也是肉,先把铜陵的员工养起来,然后做其他的开源准备。
贾可:你们的车已经展过很久了,理论上应该出车了,现在你们计划定在什么时候,另外跟代工工厂有没有敲好协定,以前你们跟昌河在谈。
沈海寅:对,这个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和北汽昌河在联系。
2018年北京车展展出的奇点iS6预览版
贾可:按原来计划,是不是应该今年生产了?
沈海寅:对,原计划是今年年初。
贾可:你觉得还有可能吗?
沈海寅:没有疫情肯定是可以的,现在有这个疫情之后就不太可能了。我们上海公司3月16号才正式开始复工,北京公司是要到下一周才有一半的人上班,不管怎么说,影响还是有的,我们还在评估。
贾可:但是这对你们也是好事,有了很光明正大的理由往后拖。
沈海寅:对。我对今年的判断是觉得整个市场会下降得比较快,虽然北京在放开牌照资源,但我们肯定是抢不到这波的红利。对企业来讲,我们要做最悲观的打算,我一定要先保证我们能够不死。
贾可:不死,活下去。未来电动车的销售模式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一块的话,团队建了吗?还是现在不着急?
沈海寅:团队我们原来建了,现在又被我砍了一大部分。因为这一块也是花钱的地方,不光是养人要花钱,而且布置网点、做宣传等等都花钱,所以今年春节之后我们发现势头不对,就做了很多调整。销售团队现在已经精简到非常小的规模了。
贾可:这个可以理解。
沈海寅:现在余下的人也不能闲着,我们不是在做口罩、卖口罩嘛,现在打不了大仗,可以先打小仗,把团队的活性先训练起来。
贾可:我看网上有人统计,你们融资到现在已经是不少了。
沈海寅:这种消息全是假的。比如关于我们最近这次融资,有一些数字是真的,有一些数字是假的,他们就全加上了。
前两天有人开玩笑,说意大利那边想买三百万只口罩,然后他询问了十家代理商,然后这十家代理商,每家又各询问了下面十家口罩厂,一下变成了三亿只口罩的销量了。关于我们融资的报道,也是这种情况。
贾可:到今天你一共融了多少资,能透露吗?我很好奇,我上次问零跑,他说融到的钱大概是40亿元,花了很少,一共花了20亿元左右。
沈海寅:我们和零跑的情况差不多,现在花的钱不到20亿元。
贾可:你账上的钱,如果没有进账,还可以支持你活多少个月?
沈海寅:支撑我活到年底没有问题,我们现在把一旦运转起来会大失血的项目,像工厂等全都停下来了,所以现在的支出就是人员的工资,加上杂七杂八的开销,后面看我生产上需要多少钱,如买零部件等等。
我先维持半冬眠状态,也不是冬眠,可能也是要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我们现在会把后面车型的研发往前提,把量产的车型往后放,所以这样我活到今年底,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贾可:你现在除了那款要量产车型之外,后面还有几款车,现在弄得怎么样了?
沈海寅:我们除了第一款车之外,和丰田合作共用平台的那款车也在研发,现在我们还在规划后面的一款车,包括产品定义现在都在做。
贾可:现在你们应该有准确的定位,比如你们的车卡在什么价位上?
沈海寅:我们第二款车定位在城市精品买菜车。这种小车过去给人感觉是老年代步车,比如在山东临沂,大家花三四万元就能买个车,开着可以。
但在城市里大家是不愿意的,尤其是女孩子。第一辆车是燃油车,第二辆车想尝试买电动车,平常上下班开,你也不需要很大的一辆车,要考虑停车方便,但现在的小车,没有一辆是让你觉得漂亮的,或者是开出去不掉价的。
贾可:定位是买菜车,智能化要求就不会太高了吧?
沈海寅:智能化是可以有的,比如智能手机,一万元买的是智能手机,一千元也可以买到智能手机。我们觉得小车要让别人觉得惊艳,一定要在科技感、时尚感上下功夫。
贾可:小车成本是个巨大的压力,大车还能卖出些价,小车就不好卖了。
沈海寅:小车是卖不了高价,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市场,现在这个市场都在拼谁的车更便宜,可能是你5万元卖,我卖4.8万元,大家都是这样拼,我觉得这样的市场是不对的。
车的价格便宜以后,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贵1万元,分期付款摊到每个月,贵得不多,但是多花1万元钱,能够给你带来车辆科技感、设计感的改变是很大的。
就像现在华为手机越卖越贵一样,大概是五六年前,很多的评论都在说,国产手机突破3千元,到了4千元以上就卖不掉了,只有三星、苹果才能够卖到4千元以上。到现在华为手机都上万元了,小米手机也七八千元了,照样卖得很好。
买车也是一样,大家觉得我既然买,还不如买辆看着顺眼的车,对大车来讲,差一两万元是没有感觉的,但对小车来讲,差一两万元,奇点会让你感觉和开老年代步车完全不一样,是一种年轻人开的车的感觉,我们会用很多新的技术。
贾可:你现在的定位全是这种车吗?
沈海寅:没有,这是我们的第二款车,我们第一款车很大,是7座的,车长4.9米,第二款车长只有3米,轴距两米,所以这两款车之间是大小配。
贾可:你们暂时确定的,是这两款车互为犄角?
沈海寅:对。我们现在还在做第三款车,这个我先卖个关子不透露,我们内部也是利用这个时间在讨论,现在没有正式的结论出来。
贾可:现在我注意到几个比较奇特的造车新势力,比如说新特,跟人联合研发,也是用人家主机厂的平台,用主机厂的制造力帮他弄,这样很省钱,自己搞周边,搞用户渠道,搞出行,搞出行的目的也是卖车。感觉他未来都可以帮别人卖车了,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转型,但是你的核心还是要做车,所以未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沈海寅:不一定。我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很早在拉斯维加斯我们讨论的时候,我就说过这个事,我们现在的定位是非典型车企,其实我们并不在乎这个车一定卖得好或者是不好。
贾可:但是得活下去。
沈海寅:对,我的核心在于智能系统,不管比小鹏也好,比蔚来也好,其他国内车企更不用说了,我们现在做得还是不错的,这一块我们也在和一些车企合作,准备把我们的东西卖给他们,帮他们去升级。
中国这么多车企,2019年对大家压力都非常大。过去抄个国外车型,老百姓觉得看着一辆像Q5,而且更便宜,就买了。
过去国产品牌基本上走这条路,他们在自主研发上做的事就是怎么去山寨,但是现在我觉得特斯拉进来以后,尤其是特斯拉现在的Model 3,以后的Model Y,会在中国带来一波类似小米智能手机一样的智能汽车普及。
但是在智能系统上的研发,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做好的,也不是你和什么其他企业去合作就可以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给他们。
贾可:你觉得你在这一块做得比较强?
沈海寅:我们在这一块是比较强,积累也比较多,方案也相对比较多。我们自己做车,大车是做大而全的,小车成本要控制得好,所以这两套智能系统,我们想把它们做成标杆,标杆做出来之后,我们给别人看的时候,就很容易说服别人。
贾可:你的智能系统是指车联网,还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呢?
沈海寅:是这样的,我们认为智能系统整体来说是三个半。什么是三个半呢?
第一个是车身电子,比如Model 3、Mode Y,特别是Mode Y,其车身电子系统是和传统车企的完全不一样的,就是用以太网架构,是集中式控制的车身电子系统,这一块是一个基础。
第二个是智能座舱,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屏幕,如智能后视镜、液晶仪表盘等,这些人机交互的部件,也可以玩出很多花样。
第三个是辅助自动驾驶系统,我们先别谈L3,L4,我们现在做到L2.9都没有问题
剩下的半个是指电动车的三电系统,来控制车辆的。这一块目前大家都是按照普通车的做法去做,但以后要跟智能系统联动起来,所以我的电池控制本身也是可以升级的,我的电机控制未来也是可以升级的,还有很多场景式的控制方法。
所以我说我们有三个半,这三个半拼在一起,才能称为真正的智能汽车,过去这个概念,传统车企的很多人都没有理解。
贾可:这三个半你们都做吗?
沈海寅:我们自己做车,所以三个半基本上都自己在做。
贾可:去年华为说了,要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干的就是这个事。
沈海寅:对,华为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也在和华为谈合作,华为不一定做Tier 1。
贾可:华为现在也是跟厂家进行合作。
沈海寅:它跟大企业是在做Tier 1,就像高通一样,高通在做大手机厂商的Tier 1,但是它只做两三家,顶多三四家,其他的让中科创达等合作伙伴做,我们也是在和华为谈这个事。
贾可:你们这么做,人家会天然不信,华为有庞大的技术团队,你们才多少个人,能弄出来吗?
沈海寅:是这样的,大企业当中,做某一块业务的,它的人员资源也不一定就一下子配全,也是逐步去做的,而且华为更多的是偏向自己的芯片。芯片研发,他们比我们强,这一块我们是不碰的,但是其他方面的研发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很多车企和华为合作,会觉得比较担心,会考虑是否能控制得住。
因为华为不光是卖设备给你,也是希望整套系统都用它的。华为自己虽然不做车,但如果一整套解决方案都用华为的话,车企真的就变成代工厂商了。我们是更小的一家企业,车企会感觉危险没有那么高。
贾可:这个有道理。
沈海寅:所以每一家企业感觉的舒适度会不一样,就像百度,阿波罗计划做到现在,有哪辆是量产的?
贾可:它的车是靠别人做,但你们还是自己做。
沈海寅: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愿意和大企业做,大大合作,做一些营销,做一些生意,很多时候车企还是可以和小企业合作的。
贾可:现在在这方面,你们展开动作了吗?
沈海寅:在做一些,今年我们也会把这个作为重点来做,因为这个相对来讲,我们团队就不要那么多人,我的开销也没有那么大。
贾可:也就是说,你一方面是生产车,另一方面你更多的是提供部件,像FF一样,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为主机厂提供部件。
沈海寅:对。
⇧置顶 ❂阅读量 4178 ✎评论 8
⇧置顶 ❂阅读量 7665 ✎评论 10
⇧置顶 ❂阅读量 868 ✎评论 16
❂阅读量 7504 ✎评论 31
❂阅读量 3802 ✎评论 18
❂阅读量 125 ✎评论 12
❂阅读量 2124 ✎评论 24
❂阅读量 1.1万+ ✎评论 10
❂阅读量 1万+ ✎评论 14
♨热点 ❂阅读量 3664 ✎评论 41
❂阅读量 7167 ✎评论 11
❂阅读量 4304 ✎评论 4
❂阅读量 5621 ✎评论 16
❂阅读量 326 ✎评论 18
❂阅读量 2656 ✎评论 13
❂阅读量 1.3万+ ✎评论 7
♨热点 ❂阅读量 2078 ✎评论 21
❂阅读量 4018 ✎评论 28
❂阅读量 8397 ✎评论 14
❂阅读量 2489 ✎评论 21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