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中说到"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命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把这句话稍微的改变一下,放在汽车圈里也同样适用。
标致作为继大众之后第二个进入国内市场的汽车品牌,可以说占据最有利的"天时",看看今天大众在国内的地位更能说明问题。网上有段著名的段子:问车主为什么选择大众,回答说大众比较高级。
在我们笑过之后想想这句话的背后,可以说在一定比例的消费者眼里,大众确实拉开了和其他品牌的档次,这个假设我们却不得不承认。
![]()
当时国内的自主品牌又是什么状态,恐怕连弱小都谈不上。对造车的认知又何曾不是处于"无知"的境地。反观标致在国内的发展和销量,断崖都不足以形容,说"跳崖"都不过分。形成今天这种局面恐怕与标致的"傲慢"有着直接的关系。
初期看轻国内,首败广州
标致作为最早进入国内汽车市场的"拓荒者",敲开国内市场的车型是一款旅行车标致505。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三厢带屁股的车才叫轿车,而这样的"瓦罐"多少有些另类。而整车的国产率非常低,一直停留在CKD组装的形式,而且在提供进口零部件等关联性交易要价之高,体现出的是借机捞钱。
后期对于车型的更新持保守态度,在欧洲市场1989年就推出605取代505车型。在国内505生产是在将近10年后的1997年才停产,可见对中国市场的傲慢。正因为如此,其他汽车品牌正你争我赶的往国内挤的同时,标致灰溜溜的离开了,成为第一个退出国内的外国品牌。
![]()
车型定价"傲慢"减配不减价
标致在主力车型3008和308上取消诸多配置,以往其他合资品牌车型都是通过中期改款车型增加配置并且保持定价不变,相当于变相降价的策略,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标致是反其道而行,减配不减价。
在3008上取消车窗上部亮条,取消雾灯周围装饰件,改用织物座椅,取消大灯烫印IOGO,顶蓬针织改无纺布,等等说都说不完的减配。而308的减配操作把它说完恐怕也需要写满一页A4纸,在4008的车型上市初期更是定出一个不合理的高价,和后期的5008价格重叠。与其讲标致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倒不如说处处体现了标致的傲慢。
![]()
车型的推出,更是不在意国人的喜好
和几乎同期进入中国的大众相比,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说大众做的有多好,而是仅仅指大众的观察市场的敏锐。推出很符合国内审美的朗逸,销量长期霸榜。
看到国内消费者喜欢大空间,进入中国加长成为第一要务。标致从一开始就是推出的并不是国内消费者认同的两厢车,在307后期三厢版本尾部造型设计上,更显得不用心。而毕加索这个居家MPV,在当时更显另类。更是到今天我们才看到旗舰车型508上才出现"L"这个字母。
![]()
疫情期间,更是傲慢加冷漠
最近疫情期间PSA更是把冷漠和傲慢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一时间撤离法籍员工,把数万名中国员工的健康随手给中方股东,相比丰田,本田,大众等车企捐款捐物或者领导层公开表示力挺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唯实的表现让人深感法国车企的冷漠和傲慢。再其后公开示好美国,与华为的合作有可能受到阻碍。反之国内的消费者也会在车型的销量上让标致体会一下国人的"傲慢与偏见"。
![]()
写在最后:以标致为代表的PSA,一再表示决不会放弃国内市场。但是表现出的动作从来就没有认真对待过国内的市场,处处表现法国人的傲慢。合资好比恋爱和结婚,当和广州汽车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第二次可能对婚姻的态度就更加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