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轮到自主紧凑级SUV了。
![]()
主流的车漆分为电泳层、中涂层、色漆层和清漆层总共4层,一般来说,电泳层厚度为20微米,中涂层厚度为30微米,色漆层厚度20微米,清漆层厚度30微米,换句话说,车漆厚度在100微米以上的基本都可以被视为合格。
![]()
![]()
2018北京车展,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在2018北京车展上总共测试了300多款展车的钣金油漆厚度。
之前AutoLab已经发布了小型轿车、自主紧凑轿车、合资紧凑轿车、小型SUV、豪华/进口轿车、中大型及以上SUV、MPV、非豪华品牌中级及以上轿车、豪华/进口紧凑和中级SUV、合资/自主中级SUV,总共10组车漆厚度测试报告,今天发布的是2018北京车展上38款自主紧凑级SUV的车漆厚度测试报告。不得不说,这篇报告也是该系列报告的重头戏之一。
![]()
![]()
在38款车当中,捷途X70系列的3款车以及一汽骏派,总共4款展车的漆膜厚度超过了300微米(um)——这种厚度的漆膜出自涂装流水线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我们将这4款车定义为“疑似定制展车”不计入排名。而这4款车,目前均未上市,所以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
![]()
![]()
![]()
![]()
![]()
由于本次测量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有点类似于“核磁共振”,因此只能测量金属钣金(含铝合金钣金)的漆膜厚度,对于塑料、玻璃纤维以及碳纤维钣金无能为力,所以一些高端车的钣金漆膜厚度无法测量。否则,以北京车展的规模,展车远不止300多款。另,我们选取的漆膜测试部位位于车前“引擎盖”部位,相对而言,为了抵挡迎风面的砂石磨损,这个部位的漆膜可以说是全车最厚的。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本次测试受环境、设备以及诸多客观条件所限,测试结果仅作参考。
废话不说,上干货!如果有嫌图片太多的,请直接翻到文末,有对比图表。
1、哈弗H4
![]()
![]()
2、海马S5
![]()
![]()
3、哈弗H6
![]()
![]()
4、东风风光ix5
![]()
![]()
5、奔腾SENIA R9
![]()
![]()
6、奇瑞艾瑞泽GX
![]()
![]()
7、哈弗H6 Coupe
![]()
![]()
8、哈弗F5
![]()
![]()
9、猎豹Mattu
![]()
![]()
10、北京BJ40L
![]()
![]()
11、众泰T500
![]()
![]()
12、WEY VV5
![]()
![]()
13、长安CS55
![]()
![]()
14、北汽幻速S3X
![]()
![]()
15、海马SG00
![]()
![]()
16、东风风光S560
![]()
![]()
17、宝骏530
![]()
![]()
18、东风风神AX7
![]()
![]()
19、东南DX7
![]()
![]()
20、吉利帝豪GS
![]()
![]()
21、中华V3
![]()
![]()
22、江淮瑞风S7
![]()
![]()
23、东风风行T5
![]()
![]()
24、观致3 SUV
![]()
![]()
25、长安CS75
![]()
![]()
26、传祺GS4
![]()
![]()
27、东风风行SX6
![]()
![]()
28、华泰圣达菲7
![]()
![]()
29、吉利博越
![]()
![]()
30、猎豹CS10
![]()
![]()
31、观致5
![]()
![]()
32、启辰T70
![]()
![]()
33、中华V6
![]()
![]()
34、力帆迈威
![]()
![]()
![]()
总结:
如果以“100微米为合格”的标准来看,力帆迈威是唯一的不合格车型。本届北京车展力帆展台共展出3款车型,除了力帆迈威,还有轩朗和X80,这两款车的车漆厚度分别为101和117微米,整体看下来,力帆车漆比较薄,但喷涂精度却很一般,这可能是导致力帆迈威车漆厚度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如此看来,力帆汽车在品质标准控制方面或许还有一些短板。
相比而言,传祺在次展示出了极强的车漆喷涂精度控制能力——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翻看我们之前发布的相关报告,对比传祺旗下所有展车的车漆测试成绩,便不难得出此结论。
整体上看,自主品牌的车漆喷涂精度控制工艺相对于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由此就造成了自主品牌中普遍出现的“精度不够,厚度来凑”的现象。矮子里面拔将军,在图表中不难发现,长城旗下的哈弗和WEY,其车漆喷涂表现相对也还不错,无论是厚度还是精度都还说得过去。这或许就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为啥哈弗卖得好,力帆卖得差……
对于这样的结果,各位有怎样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