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桂远
中国的“战疫”,已临近尾声。
这几天,陆续有医疗队撤出武汉。除了境外输入的病例,国内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零”状态。很多企业已经全面复工,街头巷尾也热闹起来了,就连树梢上的雏鸟也异常欢腾,以新的生命猛烈碰撞春天的气息。
没有一个冬天不过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话虽这么说,但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对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这次疫情当中,可能有人会觉得汽车行业也是英雄的行业,展现出时代的担当。是的,我觉得这样的表达不为过,但是当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想着当英雄,他们都是平凡人,都有本来的工作岗位,都有家庭、亲人要守护,但内心中奔流着的,一种叫做时代责任的东西,牵引着他们走上战场,他们或变身成为一个驰骋在疫区的“送车人”(另一种生命通道:武汉“送车人”),或作为公司人以行动关怀公司中受疫情影响的“伙伴”,甚至是他们的家属(“围城”里的一名普通公司人)……
(武汉送车人,王智勇)
一场疫情,没有隔离彼此的爱,似乎让每一个人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了。同袍之情,手足之情,民族之情,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和伤痛面前,显示了它的珍贵和无私。
以前,岁月静好的年代,对于这一切,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习惯追求个体自由,而忽视了集体的力量;我们可能习惯对身边的爱漠然,认为那都是理所当然。
哪有什么理所当然,只是有人默默守护着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遮风挡雨。
2020的春节,我们终究是失去了;但我们收获了一个可以铭记一辈子的春天里的故事。
作为一个汽车业的观察者,我看到了,感受到远不止这些:一场疫情也在深刻影响汽车业态。暂且不说汽车市场受多大的拖累,因为不仅是汽车行业,几乎每一个行业在疫情面前都停摆了。
除了市场因素,等到这一场疫情彻底结束,其有没有给汽车行业留下一些“抗疫遗产”呢?
我的答案是,是有的,而且坚定有一些“遗产”,甚至影响行业的后期发展。比如人们对“健康汽车”的概念,被这一场疫情教育得很透彻:没有什么比一辆私家车来得安全,有N95认证的车型会让人觉得更加安全,搭载了中药香氛的车型,突然倍感来自科技的关怀(中药请上车)……
因而健康汽车由概念突然加速成为行业标配,势必会影响后期行业发展方向。汽车空间作为人们日常频繁使用的场景,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为重要。所以,经过一场疫情,人们大概更愿意为有着更高安全标准的健康汽车埋单。(给汽车戴上“N95”)
N95汽车可能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一个标配,中药香氛也可能会引发更多企业的追随。这何尝不是一笔珍贵的“抗疫遗产”。
除了汽车本身的硬件在这场疫情中快速升级和实现微创新,汽车品牌公司对于车主的关怀, 也从未如此这般的热烈和积极。
很多的品牌车主,都收到了品牌汽车公司快递的温馨礼物,甚至还有珍贵的口罩和消毒液。这是多么高明的营销啊,这是多么热气腾腾的营销,或者我们不该称其为营销,它就是润物无声的关怀。
还有一些汽车公司,对于旗下品牌车主,关怀倍至:车辆可以免费升级成N95认证的空气滤芯,也免费到店进行消毒等。
这些对车主的关怀当然是珍贵的,也是很好的,但如果把这些对车主的好成为品牌公司的日常行为,我想,那才是最难的。谁做到了,谁就真正赢得了车主的口碑,车主的心。何不,反思下在疫情期间,哪些公司的哪些行为做得最到位,最得车主的心,然后将其精华用以日常管理。
这何尝不也是一笔珍贵的“抗疫遗产”吗?
另外,在这一场持续数月的战疫中,我又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口罩,汽车公司造。
刚开始听到汽车公司做口罩,感觉是魔幻的,撕裂的,但同时也是充满敬意的。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一罩难求的情况,比亚迪、五菱、广汽,这三家公司几乎是同时发布了自己生产口罩的消息。
从生产口罩设备的制造、调试到落地生产,也不过数天,这种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其背后是很多人日以继夜的付出,舍小我重大局的付出。
在我看来,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速度,那是因为这是战时的速度,这是责任的速度,这是生命的速度。
汽车公司,汽车人,在这场生死之战,除了捐款捐物,还成为了保证“充足粮草”的后勤部:把口罩送到一线,把车送到疫区。因而可以说,在即将取得战疫的胜利之时,汽车公司及汽车人也功不可没。
同时,我们也发现比亚迪、五菱、广汽这三家最早做口罩的汽车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来自南方的企业。
我无意盛赞南方的企业,但是从中也折射出南方企业制度的灵活性和柔软度,以及务实派企业负责人的敢想敢为。变革总是南方开始,这话直到现在,也非常适用。再后来,我也看到了重庆的长安汽车也开始制造口罩。
企业制度的灵活性和柔软度,其实也彰显了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和应对突然事件的能力。能够应付好突发事件,长期经营大概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直面疫情,这何尝不是一次检验企业能力的珍贵机会。
当然,中国的疫情胜利即将到来,但我们在全面复工复产时也丝毫不能放松。黑天鹅仍然存在,疫情目前已成为全球的流行病,已经促使很多大事件的发生,十天时间内,美股第四次熔断,东京奥运会是否能够如期举行,也是个未知数……
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是机会还是危机,仿佛是一瞬间的事,今天的成功放在明天可能就不合适了。
比如早年电视直播购物没有成功,但是网红直播带货成功了,这一次疫情,让汽车业几乎所有的品牌商都在尝试云直播、云卖车、云发布。也暂且不谈它们的成功与否,尽管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
未来即使没有了疫情,这样的云操作,会不会有其强大的商业逻辑和商业生命力呢?也只有试了才知道,疫情逼着大家做唯一的选择,也是坚定的试水。这何尝不也是一次敢于试验的珍贵机会。
这些,从积极的角度去看,真应了那句话:别浪费了一次好危机。战疫即将结束,中国汽车圈应该留下,那些促进行业发展与创新的“抗疫遗产”。
“抗疫遗产”用得好,才不负在至暗时刻所做的一切努力。